每日起身打三個噴嚏?鼻敏感根本係都市人宿命?

每日起身打三個噴嚏?鼻敏感根本係都市人宿命?

一起身就打噴嚏、流鼻水、鼻塞、眼癢⋯⋯這類情況,在香港幾乎成為不少都市人每日的固定程序。根據香港耳鼻喉科醫學界估計,鼻敏感(過敏性鼻炎)在本地的患病比率高達兩至三成,部分學童更達五成以上。這不單影響生活質素,亦與工作效率、睡眠質素甚至長期慢性疾病息息相關。

到底,為何鼻敏感在香港如此普遍?是否與我們的城市規劃、空氣污染、家居環境與生活方式密不可分?本文將從環境、社會與個人層面出發,探討鼻敏感在香港成為「都市宿命」的深層原因,並嘗試找出改善之道。

一、香港鼻敏感情況:數字與現實的落差

根據多項醫學研究與社區健康調查指出:

  • 約20%至30%香港人患有不同程度鼻敏感症狀,包括持續性噴嚏、鼻塞、流鼻水、喉癢等;
  • 約50%鼻敏感患者未曾正式診斷,多數視為「小毛病」而自行忍受;
  • 患者年齡橫跨幼童至長者,尤以城市中長期生活的上班族與學生為高風險群;
  • 鼻敏感不單屬「轉季病」,全年任何季節亦可能發作,特別在清晨、晚上或空氣不流通時更明顯。

二、都市鼻敏感的成因:環境與生活的夾擊

  1. 空氣污染與PM2.5濃度偏高

    香港作為人口密集的大型城市,交通繁忙,汽車廢氣、建築塵埃、工業排放及二手煙皆令空氣中懸浮粒子(PM2.5、PM10)長期處於偏高水平。這些微粒可直接刺激鼻腔黏膜,引發或加劇過敏反應。

尤其在冬季或無風日子,污染物難以擴散,更容易令患者在早上或夜晚「敏感發作」。

  1. 家居環境密封不透氣

    由於香港氣候潮濕,不少家庭長期使用冷氣、空氣清新機,並保持門窗緊閉以防潮防霉。但這種環境容易積聚塵蟎、霉菌孢子及室內空氣污染物,成為致敏源溫床。

加上香港普遍居住空間狹小,室內通風條件較差,長期暴露於同一空氣循環系統中,容易誘發敏感症狀。

  1. 生活節奏緊張,免疫系統易失調

    長期精神緊張、睡眠不足與飲食不均衡,會削弱免疫系統的調節能力,令身體對外來刺激(如灰塵、花粉、動物皮屑等)反應過度,引發過敏性炎症。

香港打工族及學生長期處於壓力之中,間接提升了過敏性疾病的普遍程度。

  1. 清潔習慣過度或不當

    有研究指出,過度使用抗菌清潔產品或長期生活在「過分潔淨」的環境中,反而會抑制人體免疫系統建立耐受力,令過敏症狀更易出現。反觀塵蟎、寵物皮屑、香水與清潔劑等日用品中的化學物質,也是常見致敏源。

 

三、鼻敏感如何影響生活?不只是「唔舒服咁簡單」

  • 干擾睡眠:鼻塞及喉癢常見於夜間,令患者難以入眠或半夜驚醒;
  • 集中力下降:持續鼻敏感會導致大腦供氧不足,影響專注力與反應能力;
  • 易致二次感染:長期打噴嚏與鼻黏膜受損,容易引致鼻竇炎、中耳炎等併發症;
  • 影響社交與情緒:公共場合頻繁擤鼻或打噴嚏,或會令人尷尬或焦慮。

 

四、改善都市鼻敏感的實用建議

✅ 日常環境改善

  • 每日開窗換氣至少20分鐘,保持空氣流通
  • 定期清洗冷氣濾網、床單被鋪、窗簾,減少塵蟎滋生
  • 減少使用香氛、空氣清新劑及含揮發性化學物的清潔劑
  • 選擇HEPA濾網空氣清新機,有效過濾致敏源

✅ 飲食與作息調整

  • 多攝取抗炎與抗氧化食物(如深綠色蔬菜、莓類、三文魚)
  • 保持規律作息,充足睡眠以提升免疫系統調節能力
  • 減少進食含添加劑或高糖分加工食品,避免免疫反應過敏化

 專業醫療管理

  • 進行過敏原測試,找出個人致敏源
  • 根據醫生建議選用抗組織胺藥物、鼻噴劑或免疫治療
  • 切勿自行停藥或亂用偏方,以免誘發慢性病變

 

結語:敏感體質,不等於無解

鼻敏感在香港的高發率,與我們身處的城市結構與生活節奏密切相關。它或許難以「根治」,但絕非無法管理。透過環境調整、健康生活習慣與正確醫療介入,過敏性鼻炎是可以有效舒緩、減少發作頻率,甚至重拾早上「無鼻塞」的清爽感。

別再以為每日打三個噴嚏係正常現象 —— 可能,你的身體一直都在向你求救。

返回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