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有冇?10%人擁有的罕有身體特徵大公開!
每個人都獨一無二,但你有否想過,某些身體特徵其實只有極少數人擁有?這些特徵可能是基因突變、演化遺留,甚至是自然界的巧合。本文將為你揭示十項罕見身體特徵,當中部分只有約 10% 人口擁有,甚至更少。讀者不妨邊看邊檢查自己是否「中獎」,或許你就是那位不平凡的「少數派」
一、耳前小洞:進化殘留的神秘痕跡
耳前小洞是一種先天性特徵,位於耳朵前方靠近面頰的位置,外觀如一個微細孔洞。據統計,全球約 5% 人口擁有此特徵,而在亞洲地區則較常見,比例可達 10%。
科學界對其成因尚未有定論,有理論認為是魚類鰓的進化殘餘物。雖然大部分耳前小洞不會引起健康問題,但部分個案可能出現感染或囊腫,需作醫療處理。
二、達爾文點:耳朵上的語音感知優勢
達爾文點是耳朵外輪內側的一個小突起,外觀如耳尖微微翹起。此特徵源自人類祖先的耳尖結構,現今只有約 10% 人口仍保留。
研究指出,擁有達爾文點的人可能在語音感知方面表現較佳,尤其在辨識高頻聲音方面更敏銳。不過,這項優勢仍有待進一步科學驗證。
三、掌長肌缺失:演化中的肌腱消失
掌長肌是一條位於前臂的肌腱,部分人天生缺失。據統計,約 14% 人口沒有此肌腱。測試方法為將手掌合併並向內彎曲,若前臂中央沒有突起,即屬缺失。
此肌腱在現代人類已無明顯功能,缺失並不影響握力或日常活動。有學者認為,掌長肌是人類演化過程中逐漸退化的結構。
四、耳朵可自主移動:臉部肌肉控制力強
能夠自主移動耳朵是一項罕見技能,全球僅約 22% 人口能動其中一隻耳朵,而能動兩隻耳朵的比例更低於 18%。
此能力與臉部肌肉控制力有關,能動耳朵者通常亦能抬起單邊眉毛。雖然此技能無實際用途,但在表情管理或表演藝術中頗具趣味性。
五、酒窩:笑容中的肌肉缺陷美
酒窩是笑容時出現的臉部凹陷,常見於面頰或下巴位置。全球約 25% 人口擁有酒窩。雖然外觀討喜,但其實是一種肌肉缺陷,源於皮膚與肌肉之間的連接異常。
酒窩通常為遺傳特徵,若父母其中一方有酒窩,子女出現的機率亦較高。部分人甚至會進行整形手術模擬酒窩,可見其受歡迎程度。
六、彎曲 90 度的大拇指:基因造成的柔軟度
能將大拇指向後彎曲至 90 度是一項罕見特徵,全球僅約 25% 人口能做到。此能力與關節柔軟度及特定基因有關,部分人更可將拇指貼近手背。
雖然此特徵無明顯功能,但在音樂演奏、體操或魔術表演中可能帶來優勢。
七、三捲舌:極少數人的舌頭靈活度
捲舌能力普遍存在,約 63% 人口能捲一次,14% 能捲兩次,但能做到三捲(俗稱蓮花舌)的人僅約 1%⁽¹⁾。
此能力與舌頭肌肉結構及遺傳有關,並非人人可訓練而成。雖然無實際用途,但在表演或社交場合中頗具話題性。
罕見特徵,彰顯獨特
以上罕見身體特徵,雖然未必具備實際功能,但卻是人類多樣性與演化痕跡的體現。每項特徵背後皆蘊含科學、文化與遺傳的故事,值得細味。
若你擁有其中一項甚至多項,不妨視之為個人特色,毋須刻意隱藏或矯正。畢竟,正是這些少數特徵,令你在芸芸眾生中顯得與別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