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斷食危險嗎?香港人要小心「再餵食症候群」!
快來查看最受歡迎的釋放壓力產品👉🏻:https://iherb.prf.hn/l/ryJEgZj/
高質唔一定要貴!過百款iHerb產品,對比市面低至二五折,仲閃電8小時到貨!
長斷食(例如三至五日以上)對免疫系統、抗癌、腦部健康、抗衰老都有顯著好處,但你知唔知,真正危險唔係斷食本身,而係「重新進食」的方式?如果你食得太快、太多、太錯,可能會引發一種致命反應——再餵食症候群(Refeeding Syndrome)。
⚠️ 最大風險:再餵食症候群
再餵食症候群係指長時間斷食後,突然大量進食,尤其係高碳水食物,導致身體出現電解質劇烈變化,可能引發心臟壓力、水腫、抽搐、昏迷,甚至死亡。
♂️ 高風險人群包括:
- 長期營養不良者
- 飲食失調者
- 酗酒者
- 第一型糖尿病患者
- 曾經長期飢餓者
如果你本身健康、斷食前有補充營養,風險會大幅降低。
斷食期間身體發生咩事?
- 大部分礦物質(如鉀、鎂、磷)都儲存在細胞內,血液檢測未必反映真實狀況
- 斷食期間,身體會將細胞內的礦物質釋放到血液中,保持血液穩定
- 一旦重新進食,尤其係高碳水食物,胰島素急升,礦物質會迅速被細胞吸收,導致血液中電解質急降,引發危機
碳水化合物的影響:
- 碳水轉化為肝醣儲存時需要鉀
-同時會消耗大量維他命B1(幫助糖分代謝)
-B1缺乏會導致記憶力下降、焦慮、心臟問題等
如何安全地結束斷食?
- 斷食期間補充營養:
- 電解質(鉀、鎂、磷)
- 維他命B群(尤其係B1)
- 魚肝油(脂溶性維他命)
- 維他命D、K2、微量礦物質
- 重新進食要慢慢來:
- 第一天只食正常熱量的一半(例如1000卡路里)
- 先食一隻蛋,隔幾小時再食少量湯
- 再隔幾小時食少量酸菜、堅果
- 隨後幾日逐步增加食量
- 斷食時間越長,復食速度越慢:
- 3至4日斷食:復食可稍快
- 21至30日斷食:復食需更謹慎
間歇性斷食唔使擔心
如果你只係每日一餐(OMAD)或間歇性斷食,唔需要擔心再餵食症候群。真正要注意係連續多日不進食的長斷食。
香港人要識揀:斷食有益,但復食更重要!
長斷食可以帶來驚人健康改善,但復食方式決定你係健康重生,定係陷入危機。記得補充營養、慢慢進食,唔好一斷完就狂食。識得斷,仲要識得食,你就可以真正享受斷食帶來的好處!
快來查看最受歡迎的釋放壓力產品👉🏻:https://iherb.prf.hn/l/ryJEgZj/
高質唔一定要貴!過百款iHerb產品,對比市面低至二五折,仲閃電8小時到貨!
Youtube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EF5zODJxCk
Youtube專欄:柏格醫生中文 健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