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增肌還是先減脂?揭開健身之路的終極難題

作為一名從業多年的健身教練,我無數次聽到學員焦急地問:
「教練,我到底應該先增肌還是先減脂?哪個更難?」
這絕不是一個可以輕率回答的二選一問題。增肌與減脂,如同硬幣的兩面,共同構成了身體改造的核心挑戰,但卻各自遵循截然不同,甚至互相牴觸的規律。要理解這場「兩難」的真正本質,才能走向科學的蛻變之路。

減脂之難:與進化本能的持久拉鋸戰

減脂的核心邏輯是創造並維持熱量缺口,但魔鬼藏在細節裡:

食慾的反撲:節食時,瘦素下降、饑餓素上升,大腦本能地驅使你渴望高熱量食物。

意志力消耗:在社交、情緒低谷、美食誘惑的環境中,長期抵抗饑餓是一場極端的心理考驗。

代謝的自我保護:當能量攝入減少,基礎代謝率會下降,非運動性活動消耗(NEAT)也隨之減少,讓你不知不覺變得更懶。

肌肉流失的隱憂:缺乏蛋白質和力量訓練,肌肉會被分解,代謝進一步降低,形成惡性循環。

平台期與反彈:初期快速下降的體重總會停滯,甚至反彈。研究顯示,能長期維持減重成果的人不足兩成。

減脂看似簡單,實則是一場沒有終點的生活方式革命。

增肌之難:精密工程與耐心投資

相較於減脂,增肌是一場需要智慧與精準的建設工程:

漸進超負荷:每一次訓練都必須比上次更進一步,無論是重量、次數、組數還是動作質量。這是一條持續挑戰自我的漫長階梯。

營養供應鏈:每日需比維持熱量多攝入 300–500 大卡,並確保每公斤體重 1.6–2.2 克蛋白質。碳水保障能量,健康脂肪維持激素平衡。

恢復與睡眠:真正的肌肉生長發生在休息時,尤其是深度睡眠。長期熬夜或壓力過大,會大幅抑制增肌效果。

遺傳與天花板:自然訓練者每月能增加 0.5–1 公斤純肌肉已經非常理想,5 公斤可能需要一到兩年。耐心是唯一答案。

增肌的挑戰,不是短期的饑餓忍耐,而是長期的細緻執行與延遲滿足。

終極對決:難在不同維度

那麼,增肌與減脂,到底誰更難?答案是:各有其難,觸及人性的不同軟肋。

減脂的難:來自與基因本能對抗,飢餓感、平台期與反彈,是一場持久的消耗戰。

增肌的難:來自對技術、營養、恢復的高度精準要求,以及耐心等待成果的心理煎熬。

簡而言之,減脂考驗的是意志與克制,而增肌考驗的是耐心與持續精進。

結語:看清挑戰,擁抱契約

無論選擇先增肌還是先減脂,真正的勝利者,永遠是那些能看清挑戰本質、擁抱科學方法、並把堅持融入日常生活的人。
身體的蛻變,從來不是一場與別人的比賽,而是一份屬於你與自己的長期契約。當你理解並接受這份契約的重量,每一滴汗水與每一次克制,終將成為重塑自我的有力證明。

YouTube專欄名稱:FitClub
YouTube鏈接:https://youtu.be/QZAM915xKTY

返回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