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狂做仰臥起坐,你的游泳圈卻紋絲不動?揭開腹部脂肪的頑固真相

作為一名陪伴過無數學員的健身教練,我最常聽到的抱怨就是:
「教練,我每天都做幾百個仰臥起坐,怎麼肚腩還在?」
努力揮汗卻看不到成果,這種挫敗感讓人極度沮喪。殘酷的真相是,仰臥起坐並不能直接燃燒腹部脂肪。這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誤解了身體運作的邏輯。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解剖「局部減脂」這個廣泛流傳的健身迷思。

仰臥起坐的本質:雕刻肌肉,而非燃燒脂肪

仰臥起坐的確能針對性地強化腹部肌群,包括腹直肌、斜肌等,讓腹肌變得更厚實、更有力量。但它主要是雕刻肌肉,而不是燃燒覆蓋在其上的脂肪。
事實上,一個 70 公斤的人做 100 個仰臥起坐,大約只消耗 20–35 大卡,連一小塊朱古力都抵不過。想靠它來消滅腹部脂肪,效果微乎其微。

腹部脂肪為何特別難減?

脂肪動員是全身性的
當身體需要能量時,脂肪的分解受激素(腎上腺素、生長激素、胰島素等)全身調控,並不會因為你做了腹部運動就優先動用肚腩的脂肪。

腹部是戰略儲備庫
從進化角度看,腹部靠近內臟,是能量存放的首選。尤其在壓力大、睡眠不足、胰島素敏感度下降時,脂肪更容易囤積在腹部,特別是危害健康的內臟脂肪。

腹部脂肪「存得快、減得慢」
研究顯示,腹部脂肪細胞對「存脂」的激素極度敏感,但對「燃脂」激素卻反應遲鈍,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全身都瘦了,唯獨小肚腩最後才動。

減掉腹部脂肪的真正策略
1. 製造全身性的熱量缺口

飲食調整是關鍵:每日製造約 300–500 大卡的溫和缺口。

提升蛋白質攝入:每公斤體重 1.6–2.2 克,保護肌肉量,維持代謝。

多吃高纖維蔬菜與全穀物,減少精緻糖與加工碳水。

2. 把重點放在全身性大肌群訓練

力量訓練:如深蹲、硬拉、推舉等複合動作,不但消耗更多能量,還能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礎代謝率。

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短時間爆發+休息交替,燃脂效率極高,並能延長運動後的耗能效應(EPOC)。

中低強度有氧:如快走、慢跑、游泳,是長期可持續的補充手段。

3. 善用日常活動消耗(NEAT)

多走樓梯、少坐電梯、久坐時起來走動、做家務、增加步數。這些零碎活動累積起來,往往比單純仰臥起坐更能幫助消耗熱量。

結語:從全局出發,腹肌才會浮現

仰臥起坐不是沒用,而是它的作用在於雕刻肌肉線條,而非燃燒脂肪。要讓腹肌真正顯現,你需要做的是從全身減脂入手:控制飲食、提升大肌群肌肉量、進行高效運動,並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當全身脂肪比例下降,那些隱藏已久的腹肌,就會自然浮現。

YouTube專欄名稱:FitClub
YouTube鏈接:https://youtu.be/ofkeYXT2rVA

返回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