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蹲一天該做多少?別瞎練!掌握這幾點,效果翻倍還不傷身
朋友們,上回咱把深蹲誇得天花亂墜,結果後台直接炸了,一堆老鐵撸起袖子就想開蹲。問題來了:深蹲這麼好,一天到底該做多少個?一百個夠不夠?還是越多越好?
別急,這問題就像問「一天吃幾碗飯合適」一樣,答案得看人。今天我們就把深蹲的「計量學」掰開揉碎,讓你練得明明白白,效果翻倍,還能保護膝蓋和腰。
別被「每天100個深蹲挑戰」忽悠了
網上的熱血挑戰視頻,看着很燃,但大多數人如果盲目追求數量,結果往往是膝蓋疼、腰酸,甚至受傷。深蹲固然是「動作之王」,但吃多會撐,練猛會傷。
明確你的目標,深蹲劑量大不同
目標 A:基礎健康,對抗久坐
人群:上班族、中老年人
方式:自重深蹲為主,每天少量多次
做法:工作間隙蹲10~15個,2~3組分散完成
重點:姿勢標準,不求深度與數量,重在活動關節、促進血液循環。
目標 B:緊緻臀腿線條,翹臀不粗腿
人群:多數女生
方式:自重或小負重,每週 2~3 次
方案一(自重):每組 15~20 次,3~4 組
方案二(小負重):高腳杯深蹲,每組 12~15 次,3~4 組
重點:意念集中在臀部,起身時想像屁股把重物頂起。天天練 No! 肌肉需要休息生長。
目標 C:增肌增力,追求力量與圍度
人群:老鐵與力量型訓練者
方式:大重量深蹲,每週 1~2 次
計劃:熱身後,3~5 組 × 5~8 次,總次數控制在 15~25 次
重點:最後 1~2 次應該艱難但能保持標準姿勢。訓練後必須休息 48~72 小時,否則容易過度訓練。
目標 D:提升運動表現,跑跳球類
方式:力量 + 爆發力訓練,每週 1~2 次
組合:基礎大重量深蹲(5~8 次/組)+ 跳箱、深蹲跳等爆發力動作(3~5 次/組)
重點:爆發力訓練安排在力量訓練前,追求速度與協調性。
科學訓練的核心原則
腳站穩:腳距略寬於肩,腳尖外展 15~30 度,腳跟不能離地。
核心鎖死:腹式呼吸保持腹腔壓力,護腰必備。
起動靠臀:先屁股向後坐,再屈膝,避免膝蓋過早前衝。
膝蓋對齊:膝蓋方向跟隨腳尖,避免內扣。
脊柱中立:別弓背,也別過度反弓。
深度量力而行:能到大腿平行或略低最好,但要以關節舒適為前提。
控制節奏:下蹲 2~4 秒,上起 1~2 秒,有控制才有效。
黃金法則:質量碾壓數量
新手:從自重開始,每週 2~3 次,每次 3 組 × 10~15 次。
單次總量:通常 15~40 次之間,根據強度調整。
倾聽身體:如果 48 小時後還酸痛無力,應該減量或休息。
記住:用錯誤姿勢做 50 個,不如標準姿勢做 10 個。
結語:深蹲不是比誰做得多,而是比誰做得準
別再盲目追求「一天幾百個」的數量神話。深蹲的真正價值,在於質量、目標和長期的持續性。每一次標準的深蹲,都是對肌肉、關節與力量的投資;每一次錯誤的硬扛,可能都是對膝蓋和腰的透支。蹲得聰明,站得長久,這才是深蹲的真諦。
YouTube專欄名稱:FitClub
YouTube鏈接:https://youtu.be/fTGF9owUd8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