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救命血液檢測:別讓年度體檢留下遺漏

你有沒有想過,年度體檢真的能發現所有潛藏的健康風險嗎?事實上,錯過關鍵的血液檢測,可能讓你在不知不覺間增加心臟病、糖尿病甚至癌症的風險。在這篇文章中,我會帶你了解 五項人人都應該進行的血液檢測,以及 四項特定人群建議的檢測,並告訴你若結果異常,應該如何行動。

第一項:脂蛋白小A(Lipoprotein(a))

這是一項經常被忽視,但歐洲動脈粥樣硬化學會強烈建議進行的檢測。脂蛋白小A屬於「高風險貨車」,其水平過高與心臟病、中風的發生高度相關。

基因主導:與其他血脂不同,飲食與運動對脂蛋白小A幾乎無法改變,主要由遺傳決定。

建議檢測頻率:成年後至少測一次。

理想值:低於 30 mg/dL 或 75 nmol/L。

如果結果偏高,必須更加嚴格控制其他心血管風險,如飲食、運動、血壓、戒煙與限酒。

第二項:膽固醇檢測(含膽固醇面板)

標準膽固醇面板包括:總膽固醇、HDL、LDL、三酸甘油酯。當 LDL 過高,便會像垃圾卡車將廢物傾倒在動脈壁,最終導致堵塞與心臟病發作。

進階選擇:ApoB 檢測能更精準反映風險,但成本較高。

臨床證據:大量研究明確顯示,即使其他風險因子正常,只要 LDL 升高,仍會增加血管堵塞。

目標範圍會因個人風險而異:

高風險人群(曾有心臟病/中風):LDL < 70 mg/dL,甚至更低。

一般人群:建議 LDL 保持在 60–70 mg/dL 以下。

第三項:糖化血色素(HbA1C)

HbA1C 檢測反映過去 2–3 個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比單日血糖測量更準確。

臨床價值:能提早發現糖尿病前期,及早透過飲食、運動或藥物(如二甲雙胍)干預。

飲食建議:多攝入非澱粉類蔬菜、豆類、堅果、全穀物,避免含糖飲料與垃圾食品。

第四項:腎功能檢測(肌酸酐、鉀等)

腎臟就像身體的「過濾器」。透過檢測肌酸酐與血鉀,可以提早發現腎功能異常。

意義:如同汽車的警示燈,能在問題初期提醒我們及早處理。

第五項:全血檢查(CBC)

這是一項基礎卻不可或缺的檢測。它能檢視:

紅血球:偵測貧血。

白血球:發現潛在感染。

血小板:提示血液疾病。

任何異常結果都會促使醫生進一步追查,避免小問題演變成大麻煩。

四項特定人群建議的額外檢測

肝功能檢測:適用於飲酒者、服用他汀或其他藥物者、肥胖者。健康人則不需常規檢測。

甲狀腺功能:僅在出現相關症狀(疲倦、脫髮、體重增加)時才建議。

微量營養素(如維他命D):針對吸收異常(如腸病)或特定族群,並非人人需要。

癌症血液篩查:目前僅 PSA(前列腺癌) 有充分證據。其他如「癌症全景血液測試」仍在研究中。

結語:檢測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精準

血液檢測的價值在於「早期發現,及早干預」。但我們也要避免因過度檢測而引發不必要的焦慮或誤導。臨床指南的目的,正是幫助我們聚焦在有確實效益的檢測上。

五大核心血液檢測(脂蛋白小A、膽固醇面板、HbA1C、腎功能、全血檢查),每一項都可能成為守護生命的關鍵。定期檢測,加上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真正的長壽之道。

YouTube專欄名稱:Health Pod Talk - 健康講座
YouTube鏈接:https://youtu.be/VU1DbpKiDs0

返回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