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縮短訓練,反而能幫助你增肌?
開頭:更多不等於更好
許多人以為「花更多時間訓練,就能獲得更多肌肉」,但事實正好相反。過度訓練不但無法帶來額外好處,還可能破壞增肌的效果。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為什麼更聰明、更有效率的訓練,才是保持強壯與年輕的關鍵。
過度訓練的隱藏風險
研究顯示,每個肌肉群每週大約 12 組訓練,已經足夠刺激肌肉增長。長時間鍛鍊不僅會耗盡能量,還會影響肌肉的修復與生長。對於年長者來說,更需要注意避免「練得太多」,因為身體需要更多恢復時間來修補與重建。
理想的訓練時長
大多數情況下,最佳的訓練時間為 30 至 45 分鐘。以我個人為例,上半身訓練一般控制在這個範圍。而腿部訓練則稍長一些,約需 60 分鐘或以上,因為腿部包含多個大肌群,需要較長的休息時間來應對複合動作的消耗。
如何安排上半身訓練
上半身的主要肌群,如胸部、背部、肩膀和三頭肌,我會為每個肌肉群安排 3 至 4 個動作,每個動作 2 至 3 組。這樣就能在 30 至 45 分鐘內完成,不僅高效,而且能讓身體保持最佳恢復節奏。
有氧運動的正確時機
很多人習慣在力量訓練前進行有氧,但這樣會削弱力量輸出。我建議先做重量訓練,再做 15 至 20 分鐘的輕度有氧,例如跑步機快走、固定單車或划船機。若想做更高強度的有氧,可以放在休息日,進行 45 分鐘至 1 小時,避免與增肌訓練重疊。
避免單調,保持興趣
有氧運動不必枯燥乏味。嘗試「分段式」方法,例如單車 5 分鐘、跑步機 5 分鐘、划船機 5 分鐘、再加上登樓機 5 分鐘。20 分鐘很快就過去,而且不會對增肌造成不良影響。
結語:聰明鍛鍊,持續堅持
健身的關鍵不是「越長越好」,而是「越聰明越好」。保持每次訓練在合理範圍,控制組數與時間,搭配適度有氧,才是長久維持肌肉、提升體能、避免受傷的正確方法。最重要的是:堅持,不要放棄。這樣,你就能在任何年齡都保持強壯與自信。
YouTube專欄名稱:Health Pod Talk - 健康讲座
YouTube鏈接:https://youtu.be/-7fGta5KK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