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根達斯中國大潰敗:誰殺死了「冰淇淋貴族」?
01|結論先講
高價不再等於高端。當「情侶儀式感」與「送禮面子」的雙重場景消退,哈根達斯失去了情感附加值,只剩昂貴的標籤。被國產與他牌以更快上新、更強供應鏈、更會玩內容全面圍攻,最終從巔峰跌落。內部失速——上新慢、渠道僵化、價格與價值脫節——讓關店止血成為唯一選擇。
02|關鍵事實
中國門店從高峰的400多家縮減至263家,多城上演關店潮。客流量兩位數下跌,門店利潤率低、固定成本高。長年以「高價=高端」和「禮品化」為核心策略,卻在消費者覺醒後全面失靈。單球售價30至50多元,月餅禮盒曾售千元,如今送禮價值感崩塌。
03|五大致命傷
- 價格錯位:海外更便宜,國內仍溢價數倍;信息差紅利已死。
- 上新慢半拍:新品審批動輒數月,話題性不足。
- 渠道狹窄:仍固守高端商場,一線市場飽和,外賣與電商滯後。
- 場景坍塌:從浪漫象徵變成「貴又沒驚喜」,失去年輕客群。
- 供應鏈劣勢:跨境採購高成本,國產品牌早已實現本地化。
04|對手的致勝招
- DQ:高頻上新、短視頻話題不斷,一年推26款新品。
- 巴西冰淇淋:本地乳源、供應穩、毛利高。
- 中雪糕、茅台冰淇淋:靠稀有食材與國潮故事,重塑「中國高端」。
- 超市品牌:憑渠道優勢搶佔家庭與衝動購買市場。
05|哈根達斯為何改變無效
滿減、會員券、九塊九咖啡,全是治標不治本。調價未能修復價值感,經典款不斷重複,缺乏「每季必來嘗新」的理由。品牌語言換了,體驗節奏卻沒跟上,依舊留在舊時代。
06|翻身的十二步行動
A. 產品與內容
- 每季固定上新,六週內完成審批。
- 推出中國原產地系列:雲南玫瑰、荔枝桂花、黃酒香草等。
- 開發低糖、無乳糖、高蛋白系列。
- 引入「冰+熱」雙場景,開拓冬季客流。
B. 價值與定價
5. 建立清晰價格梯度,設入門款拉新。
6. 重塑禮品線:支持跨區兌換與企業訂製。
C. 渠道與供應鏈
7. 加強外賣與電商,推出平台聯名款。
8. 向二三線城市與會員超市下沉。
9. 部分產品本地代工,降低成本波動。
D. 數字化與社交
10. 每月兩次聯名或限定活動,打造網絡熱度。
11. 分層會員獎勵,強化復購誘因。
12. 門店製作可視化,營造「體驗即內容」。
07|衡量指標
來客數與轉化率、新品銷售佔比20%以上、會員復購率提升25%、外賣佔比上升、成本下降。
08|一句話總結
哈根達斯不是被「便宜」打敗,而是被「更懂中國的效率與內容」打敗。唯有把高端回歸產品體驗,把浪漫落地至創新節奏,這位冰淇淋貴族才能重回舞台。
YouTube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8sO0adySyU
YouTube專欄:長江研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