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加醬油殞落:從瓶蓋創新到資本深淵,農村娃的逆襲為何走向崩盤?

創業傳奇:從教師到「拉環瓶蓋」發明家
1962
年出生於湖南寧鄉的楊振,出身農家、家境貧寒。青年時期立志改變命運,考上益陽師範,畢業後成為中學教師。然而微薄薪水讓他決定下海創業。歷經多次失敗後,他靈光一現,改良傳統醬油瓶蓋,設計出內置拉環的「防灑瓶口」——一個讓億萬家庭廚房操作更方便的發明。這個設計後來成為全國標準,也成就了「加加」品牌的起點。

巔峰時刻:中國醬油第一股的誕生
1996
年楊振創立加加食品,2003年砸下4800萬投下央視廣告:「醬油,我喜歡用加加的!」一炮而紅。2012年成功上市,年營收16.57億、淨利潤1.76億,超越李錦記,與海天醬油並列三強。楊振被譽為「醬油大王」,憑創新與行銷登頂調味品界。

偏離主業:從拉環瓶到金槍魚夢
然而成功的高光背後,是迷失的野心。2015年加加斥資5000萬收購「雲廚電商」,兩年後項目爛尾。2018年更以47億天價試圖收購大連金槍魚公司,跨界遠洋捕魚,最終血本無歸。主業被忽視,副業連連虧損,公司背負巨額債務。楊振本人被列為失信人,一家三口成「老賴」。

連年虧損:工廠停擺與資本崩塌
2021
年至2024年,加加連虧四年,合計損失近6億元。子公司破產清算、控股股東被拍賣、股價長期低迷。雖然2025年上半年短暫扭虧,淨利潤僅數百萬元,但整體市值已蒸發超80億。昔日「中國醬油第一股」淪為ST警示股,股價在6元上下徘徊。

品牌老化:年輕人不再打開那瓶醬油
曾經的紅色拉環,是一代人的廚房記憶。如今在抖音與小紅書上,「加加」已難見蹤影。主攻三四線市場的它,在年輕消費者的購物清單中消失。對比之下,海天靠渠道與品牌滲透穩坐第一,千禾以「健康低鹽」概念崛起,李錦記則以高端定位搶奪中產。加加停留在「人人都是美食家」的舊口號,卻無法講出新故事。

困境與出路:還能翻盤嗎?
面對品牌老化、消費趨勢轉變與資本陰影,加加正在嘗試自救——推出減鹽系列、尋求東方資產注資、推行中高端產品與新渠道佈局。但若無真正的品牌重建與管理革新,這場救援更像「補血」而非重生。

啟示錄:從瓶蓋革命到資本誤判
楊振的故事,是一個農村娃靠創意逆襲的傳奇,也是一場被野心與投機吞噬的悲劇。加加的失敗,並非產品不行,而是偏離主業、決策失衡。當年那聲「咔嚓」象徵著創新的靈感,如今卻成了時代的回音。唯有重新找回那份專注與誠實,才能讓品牌再次被人擰開。

YouTube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laM1Of5hdQ
YouTube
專欄:長江研報

返回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