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局!「沙金」冒充黃金:10元成本賣上千,直播間鍍金收智商稅
一句話重點
看起來像金、價格很甜,大多其實是黃銅/合金鍍金,不僅暴利,還可能鎳釋放超標傷皮膚。
快速辨別與避坑
- 看標識:真金必標Au999/ Au9999 或 18K/22K並附權威檢測證書(含機構名、章、編碼可溯源);「越南沙金/泰國沙金/金色合金」= 高風險。
- 看價格:金價≈克重×當日金價+工費。幾十/幾百就能買到「粗金鐲」= 不可能是真金。
- 看色澤與重量:鍍金常色過黃發假、輕飄;真金色溫潤、同體積更重。
- 看鋼印位置與工藝:真金鋼印清晰規整,多在內圈/扣隱位;粗糙毛邊、多點掉色= 鍍金嫌疑。
- 別信「不掉色、不怕火」:火烤不黑≠真金,鍍層可暫時頂住;汗液+摩擦後必露底色。
- 避開話術:什麼「進口沙金」「祖傳提純」「直播間專供」「限量最後一分鐘」——典型催單套路。
健康風險提示
- 廉價「沙金」常用銅鎳合金,鎳釋放可致皮炎、紅疹、瘙癢,汗多時風險更高;對兒童、孕婦、敏感肌尤其不友好。
購買真金的正確打開方式
- 到正規金店/平台自營購買,票據齊全(發票、成色、克重、工費、檢測證書)。
- 大件/高價先第三方復檢(可選具資質檢測機構,付幾十到上百檢測費值回票價)。
- 投資屬性優先選:金條、金幣(帶編碼可回購);首飾更多是消費品,工費不可忽略。
- 線上購買務必看商家主體、售後與回購政策,拒收缺失證書、信息含糊的貨。
被坑後怎麼辦
- 保留證據:下單頁、聊天記錄、直播回放、包裝與憑證。
- 先與平台/商家申訴,同步向市場監管局12315投訴。
- 涉嫌假證書/虛假宣傳,向公安/消協報案;金額大可集體維權提升效率。
- 做金屬成分檢測作為索賠憑據。
別被這些詞迷惑
「越南/泰國沙金」「老字號同款」「工廠直供」「不掉色保十年」「純金鍍層」「金價同漲」——要麼假概念,要麼偷換概念。
一句收尾
黃金市場沒有撿漏,只有坑與不坑:算清克重與工費,認準檢測與回購,遠離直播間的「千元騙局」。
YouTube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0A6JsaWML4
YouTube專欄:長江研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