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上最可怕的十大大壩崩塌:人禍與天災交織的沉痛警示
大壩在防洪、灌溉、發電等方面具有重大意義,但一旦失修或設計不當,後果往往是毀滅性的。當億萬立方公尺的洪水傾瀉而下,城市、村莊與農田瞬間被吞沒,數以百計、甚至上萬條生命因此殞落。以下盤點十次史上最慘痛的大壩崩塌事件,這些案例提醒世人:工程之失,往往不只是技術問題,更是監管、責任與良知的考驗。
第十名|布魯馬迪紐大壩(巴西,2019年)
2019年1月25日,巴西米納斯吉拉斯州的礦壩因結構不穩突然潰決,1,230萬立方米採礦廢料傾瀉而下,掩埋車輛、房屋與鐵路。泥石流奪走270條人命,成為巴西史上最嚴重的礦業事故之一。涉事公司高層因失職遭到逮捕。
第九名|馬爾帕塞大壩(法國,1959年)
位於法國東南部的混凝土拱壩,因地質不穩且施工炸藥破壞岩層,最終在1959年12月突然崩潰。洪水以時速70公里橫掃下游,500餘人死傷,損失達300億法郎,成為歐洲近代最慘烈的水利災難之一。
第八名|卡洛克大壩(美國,2006年)
大壩所有者非法平整土地、堵塞洩洪道,偏偏又遭遇暴雨。最終大壩在2006年3月崩塌,21米高水牆奪走7人生命,其中包含孕婦與孩童。事後負責人僅被判7個月徒刑,留下司法與道德的爭議。
第七名|鮑德溫山大壩(美國,1963年)
洛杉磯近郊的大壩雖有瀝青防護牆與排水系統,但因裂縫與地質問題,最終在1963年潰決。事前雖有提前疏散,仍有5人罹難,277棟房屋被毀。此案顯示即便防護措施齊備,地質與工程漏洞仍可能帶來災禍。
第六名|莫勒大壩(德國,1943年)
建於1913年的大壩在二戰期間成為英軍轟炸目標。1943年英軍以「跳躍炸彈」突破防線,炸出77公尺寬裂口,洪水吞沒下游,造成至少1,500人死亡,並使工業重鎮癱瘓數月。
第五名|格勒諾大壩(義大利,1930年代)
施工偷工減料、使用劣質建材,甚至改設計為連拱壩,僅40天即潰決。洪水摧毀鄰近村莊,356人死亡。這場悲劇被視為典型的人禍。
第四名|駐馬店大壩群(中國,1975年)
台風「尼娜」帶來暴雨,河南駐馬店地區58座水庫連環潰壩,波及29個縣市,1,100萬人受災,超過17萬公頃農田被毀,房屋倒塌596萬間,死亡人數至今爭議,普遍認為是20世紀最慘烈水利事故之一。
第三名|約翰斯頓大壩(美國,1889年)
原本廢棄的大壩被私人俱樂部收購改建,卻降低高度、堵塞洩洪道。1889年暴雨來襲,2,000萬噸洪水奔流而下,造成2,209人喪生。這次「約翰斯頓洪水」成為美國最嚴重的人為水災。
第二名|提堂大壩(美國,1976年)
位於愛達荷州的提堂大壩早在施工時就出現裂縫,卻僅以水泥填補。1976年6月全面崩塌,洪水沖毀農田與鐵路,11人死亡、25,000人無家可歸,成為典型的設計與監管失敗案例。
第一名|維昂特大壩(義大利,1963年)
世界最高拱壩之一,卻位於地質極不穩定的峽谷。1963年10月山體滑坡瞬間掀起5億立方米巨浪,水流翻越大壩,毀滅多個村莊,導致近2,000人死亡。雖然大壩本身未毀,但此事件成為「地質災害與工程冒進」最慘痛的警示。
總結:工程良知與風險監管的代價
這十次大壩潰決,既有天災,也有人禍。從偷工減料、管理失職,到忽視地質風險,每一次都揭示:再宏偉的工程若失去科學與責任,終將成為奪命陷阱。大壩象徵人類改造自然的雄心,但唯有敬畏自然、嚴格監管與持續維護,才能讓它成為守護生命的屏障,而非毀滅生命的洪流。
Youtube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FdVMxyYtR8
Youtube專欄:世界之最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