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沙漠王國:土庫曼斯坦的矛盾與現實

在中亞的廣袤沙漠中,有一個國家長期以「永久中立」的旗幟自居,躲過了周邊連年戰火。然而,它的內政卻是另一番景象——獨裁統治、封閉社會、誇張的個人崇拜與怪誕政策並存。這個既神秘又矛盾的國度,就是土庫曼斯坦。

永久中立的奇蹟

1995年,土庫曼斯坦在首任總統的推動下,獲得聯合國承認為「永久中立國」。它承諾永不參與戰爭、不加入軍事集團,也不允許外國駐軍。這種立場讓它在阿富汗戰爭、塔利班內戰乃至更早的蘇聯入侵風暴中,成功避險,維持表面和平。每年1212日,土庫曼人還會舉國慶祝「中立日」,首都樹立的中立紀念碑成為象徵。

尼亞佐夫的個人王國

蘇聯解體後,原共產黨領袖尼亞佐夫成為首任總統,並在1999年宣布終身執政。他建立了極端的個人崇拜:全國遍佈上萬座塑像與肖像,甚至將母親的名字用來代替「麵包」,把月份與星期都改成自己或家人的名字。他還編寫《靈魂之書》,強迫全民學習,甚至連考駕照都要考這本書的內容。國家被塑造成他的「私人王國」,人民生活被徹底洗腦與規範。

荒誕的政策與封閉的社會

尼亞佐夫偏愛白色,於是將首都阿什哈巴德改造成大理石之城,甚至禁止黑色汽車上路。他憎惡狗與化妝,便下令全面禁養犬隻、禁止女性化妝。教育年限被縮短,圖書館與科學院遭關閉,國家陷入知識斷層。互聯網長期封鎖,民眾資訊來源幾乎只有官方宣傳。人們只能在沉悶中度日,缺乏自由與活力。

權力交替與「改革」假象

2006年,尼亞佐夫猝死,他的親信、原本是牙醫的別爾德穆哈梅多夫接掌政權。他一度廢除了部分荒誕政策,如恢復養狗、重建科學院、允許文化活動,但很快建立起自己的個人崇拜。首都繼續追求各種「世界之最」,從最大室內摩天輪到最大地毯紀錄。經濟依舊嚴重依賴天然氣出口,政權則靠補貼水電、燃料與食鹽來收買民心。

王朝化的統治與對外關係

2022年,別爾德穆哈梅多夫將權力傳給兒子謝爾達爾,土庫曼斯坦逐漸走向家族化統治。外交上,它一邊與中國深化能源合作,將大部分天然氣輸往中國,一邊維持與俄羅斯的友好關係。在「中立」的幌子下,土庫曼靈活周旋於大國之間,最大化自身利益。

遮蔽下的真實與矛盾

外國人想入境土庫曼斯坦極其困難,比朝鮮還要封閉。即便踏上這片土地,也會發現首都過於潔白奢華、街道空曠冷清,宛如一座不真實的幻境。鄉村則依舊停留在簡樸傳統的狀態。最吸引外界目光的反而是「地獄之門」——一處因天然氣外洩而燃燒數十年的大火坑,象徵著這片土地既富饒又浪費的矛盾。

總結

土庫曼斯坦是一個矛盾的國度:它以永久中立維持和平,卻以專制高壓束縛人民;它擁有豐富的能源資源,卻讓經濟單一、百姓清苦;它的首都富麗堂皇,卻掩蓋不了鄉村的落後。這個國家如同沙漠中的孤城,外人難以窺見真實面貌。未來,它是否會打開自由之窗,還是繼續在封閉與補貼中苟延政權,仍是一個未知數。

 

Youtube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9upG9YOnYY

Youtube專欄:ByBy

返回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