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人為什麼愛吃狗肉?傳統、爭議與變遷

狗肉飲食文化在韓國一直備受爭議。它既是部分韓國人延續數百年的飲食習俗,也是國際社會屢次譴責的焦點。從1988年漢城奧運會到2018年平昌冬奧,狗肉問題不僅牽動了韓國的國際形象,也引發了國內外激烈的討論。

奧運會上的狗肉爭議

1988年漢城奧運會前,美國等西方國家曾以狗肉為由揚言抵制,但韓國並未妥協,狗肉館照常營業。到了2008年北京奧運,中國則吸取前車之鑑,暫時封停部分狗肉館,待奧運結束後才恢復。2018年平昌冬奧期間,國際動保人士甚至親赴當地狗肉市場,拍攝了品種犬與肉狗混雜的場景,再次將爭議推向高潮。

國際社會的抵制與譴責

20世紀80年代以來,德國、瑞士等歐洲國家已明令禁止狗肉商業化。國際明星與運動員也多次公開抵制韓國狗肉產業,例如美國明星金·貝辛格、滑雪運動員格斯·肯沃西都曾在活動中聲援動保組織,呼籲停止屠狗行為。這種國際壓力讓韓國在全球輿論場上飽受批評。

韓國人為何吃狗肉

追溯歷史,韓國人吃狗肉的原因與地理、經濟及文化息息相關:

  • 驅寒傳統:朝鮮半島冬季寒冷,民間相信狗肉能禦寒補身,因此形成吃狗粥的習俗。
  • 經濟因素:在上世紀80年代以前,韓國相對貧困,牛羊肉價格高昂,狗肉成為可負擔的替代品。
  • 飲食延續:早期「靠山吃山」,什麼能吃就吃的生存方式,使狗肉逐漸普及。

當代的轉變

隨著韓國成為發達國家,生活水準提升,加上動保組織的持續倡議,越來越多年輕一代對狗肉興趣不大。如今,愛吃狗肉的多為中老年人與傳統從業者,甚至帶有「報復性消費」心理——小時候吃不起,如今反而刻意尋找。

總結

狗肉文化在韓國既是傳統,也是爭議。它承載著歷史上的貧困記憶與民間信仰,但在全球動保意識抬頭的今天,狗肉逐漸失去年輕世代的支持。未來,韓國或將走向與國際接軌的道路,讓狗肉逐步退出歷史舞台。

 

Youtube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QdjYKavV7k

Youtube專欄:懶貓說電影v

 

返回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