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塊9風暴:中國餐飲業的價格戰與效率革命
在2025年的中國餐飲市場,「9塊9」已不再只是促銷口號,而是成為一場席捲全行業的價格風暴。從國際快餐巨頭到本土品牌,無一不捲入這場關乎生死的博弈。表面上是低價的盛宴,背後卻是一場關於效率、價值與生存的革命。
低價浪潮的全面來襲
近年來,肯德基、麥當勞、德克士、漢堡王等西式快餐紛紛推出9.9元或10元以內的套餐,甚至更激進的促銷,如「三個漢堡只需9.9」。中式快餐如南城香、超義星,也以3元自助早餐、8元把子肉等手段加入混戰。這股「以價換量」的浪潮無差別席捲全賽道,消費者看似獲益,卻讓餐飲企業承受前所未有的壓力。
快餐行業的繁榮與危機
數據顯示,2024年至2025年間,中國快餐門店總數達121.8萬家,但一年間新開40.79萬家、同時倒閉57.44萬家,淨減少超16萬家。平均每分鐘有0.78家新店開業,卻有1.09家倒閉。繁榮與危機並存,頭部品牌仍在瘋狂擴張,而中小玩家則淪為殘酷競爭的炮灰。
價格戰背後的效率較量
9.9元的套餐無法帶來直接盈利,更多是為了教育市場與搶奪流量。這場比拼的核心,不在於誰能賣得更便宜,而在於誰能在效率與價值之間找到平衡點。現炒快餐與預製快餐形成兩大陣營:前者以「煙火氣」和差異化賣點取勝,後者則依靠標準化與供應鏈優勢提升翻台率。當效率差異1%,淨利潤就可能拉開10%的差距,效率成為唯一的逃生出口。
品牌的分化與突圍
在價格戰的洪流中,部分品牌選擇逆勢而行。例如日本SARIA雖在同行降價潮中小幅漲價,卻依靠供應鏈與高效率支撐業績大幅增長。中國市場也出現分化趨勢:一類是綜合型品牌,以全時段、多品類延伸覆蓋不同消費場景;另一類是大單品型品牌,聚焦爆款以追求極致效率。兩種模式各有成功案例,反映出餐飲業正在加速重構。
總結
「9塊9」不是終點,而是中國餐飲行業效率革命的起點。價格戰短期內能吸引消費者,但若缺乏效率提升與價值創造,最終只會壓縮利潤、損害品牌口碑。未來能夠存活並壯大的,必然是那些能在低價與品質、效率與體驗間找到最佳平衡的品牌。對餐飲業而言,真正的勝負關鍵,不是價格,而是效率與長遠的價值塑造。
Youtube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GxKSFwqxSE
Youtube專欄:長江研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