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乾淨的十座城市 東京僅排第七 第一名堪稱地球綠洲!
當我們想像理想城市時,或許腦海中會浮現摩天大樓、繁忙街道與歷史建築。然而,在全球最大顧問機構之一「美式諮詢公司」的評估中,一座城市真正的魅力,不在於富麗堂皇的外觀,而在於對永續發展與地球環境保護的承諾。
每年,美式諮詢公司都會針對全球13,810座城市,根據飲用水品質、廢棄物回收、污水處理、空氣清潔度及交通管理等多項指標,評選出「全球最乾淨城市榜」。
今天,《世界之最TOP》將帶你一起看看——2023年全球最乾淨的十座城市。
第十名:夏威夷檀香山——碧海藍天的環保典範
檀香山(Honolulu)是夏威夷州的首府與最大城市,「Honolulu」在夏威夷語中意為「壁虎之灣」。早在18世紀末,卡美哈梅哈大帝統一群島後,便將此地定為首都。
如今的檀香山,不只是度假天堂,更是全美空氣品質最佳的城市之一。得益於太平洋季風與海風持續吹拂,城市污染物被不斷帶走,使得這裡的空氣清新宜人。
市府積極推行高密度開發與低碳交通,目標於2045年實現「碳中和」。居民更定期舉行海灘清潔活動,就連美軍工兵團都會參與。
在這裡,環保不只是政策,而是生活的一部分——從維基基海灘到鑽石頭山,每一次呼吸都能感受到檀香山對自然的尊重。
第九名:挪威奧斯陸——以「氣候預算」管理城市的北歐首都
奧斯陸是全球首個編列「氣候預算」的城市。政府將碳排放量視作財政預算來管理,所有政策必須符合環保目標。
市府每季公布14項量化指標,一旦碳排放超標10萬噸,便會立即啟動警報與應對措施。
奧斯陸同時是世界電動車之都——電動車市佔率達50%,享有免費停車、免過路費與免費充電等優惠。
此外,奧斯陸的垃圾處理系統堪稱奇蹟:垃圾透過地下管道直送焚化爐燃燒,產生的熱能再供全市使用。
這樣的制度讓奧斯陸不僅街道潔淨如新,更成為全球最具前瞻性的綠色城市。
第八名:瑞士蘇黎世——精準到108頁的垃圾分類藝術
蘇黎世不僅是瑞士的金融中心,更是潔淨城市的代表。
全市交通以電動化為主,自行車道縱橫交錯,連機場都會收集雨水沖廁。
蘇黎世的垃圾分類制度堪稱藝術——政府為此編制了厚達108頁的《垃圾分類手冊》。
瑞士全國約70%的廢紙、95%的玻璃與近90%的鋁罐都能回收再用。
此外,蘇黎世在地熱能源、太陽能及濕地保護上也領先全球。
這座城市用精密與規範,實踐出「乾淨即美學」的理念。
第七名:日本東京——從「丑陋的日本人」到潔淨奇蹟
東京擁有超過3,700萬人口,是全球人口最多的都市之一,卻同時保持著令人驚嘆的整潔。
地鐵車廂每日清理,七分鐘完成一輛新幹線的全面清掃,讓全球乘客讚嘆不已。
東京的垃圾分類極為嚴格,居民習慣將垃圾帶回家分門別類。
然而在半個世紀前,日本卻曾經「又髒又亂」。
1964年東京奧運成為轉捩點,政府啟動環境整治運動,全民自發參與。
如今,日本人自小接受清潔教育,無論球迷清理看台還是街頭志工掃街,皆是文化的一部分。
東京以實際行動證明——乾淨是一種國民榮譽。
第六名:澳洲阿德萊德——南半球的零碳城市夢
阿德萊德是南澳洲首府,也是澳洲最宜居城市之一。
早在2015年,阿德萊德便提出成為全球首個零碳城市的目標,政府投資超過100億美元於低碳產業。
城市大量採用太陽能屋頂與特斯拉儲能系統,為30萬戶家庭供電。
同時建設49座電動車充電站,並推出全球首部太陽能公共巴士。
這座城市證明:即使在現代都市化浪潮中,也能與自然和諧共存。
第五名:紐西蘭奧克蘭——零廢棄的綠色之都
奧克蘭擁有170萬人口,是南太平洋最大城市。
自2013年起,市府推行「廢物資源化計劃」,合併七區垃圾系統,實現回收率65%。
城市同時推動可再生能源,廣泛使用風能與太陽能。
此外,奧克蘭將海洋保護區擴大三倍,守護豪拉基灣的生態多樣性。
奧克蘭以行動詮釋了「環保即繁榮」的理念,成為南半球的永續模範。
第四名:芬蘭赫爾辛基——北歐設計與綠色科技的結晶
赫爾辛基三分之一面積為綠地,中央公園面積逾千公頃,是城市的「綠色之肺」。
市府立志於2035年實現碳中和,並舉辦「全球能源挑戰賽」,徵集創新方案以取代燃煤供暖。
如今超過94%的家庭採用熱泵與餘熱回收系統,人均碳排放量較2017年下降40%。
「五分鐘生活圈」的城市設計,更讓居民步行即可滿足日常需求,減少交通污染。
赫爾辛基以設計美學與科技融合,實現真正的「可居、可呼吸、可永續」。
第三名:加拿大卡加利——能源之都的清新呼吸
卡加利位於洛磯山脈腳下,以「清澈流動的水」為名。
雖是北美第二大能源中心,但空氣品質卻名列全球前茅,PM2.5年均值僅5。
山脈屏障與強勁氣流使城市遠離污染,同時擁有冬季溫和、夏季涼爽的氣候。
1988年冬奧後,卡加利致力於推廣生態旅遊與綠色生活,如今成為加拿大最適合居住與呼吸的城市之一。
第二名:新加坡——花園城市的極致潔淨
新加坡自李光耀時代起便實施「清潔綠化政策」,打造「東南亞最乾淨城市」。
嚴格的法律禁止隨地吐痰、亂扔垃圾與攜帶榴槤搭地鐵,違者最高罰款300新元。
全國登記在冊的清潔工達5.6萬人,成為維持城市整潔的中堅力量。
此外,新加坡在水資源管理上全球領先——「NEWater」技術將廢水淨化為飲用水,海水淡化與雨水收集確保水源安全。
這座「花園中的城市」,用制度與公民意識詮釋了潔淨與文明的極致結合。
第一名:丹麥哥本哈根——地球上的綠色奇蹟
哥本哈根被譽為「地球綠洲」,在減碳與環保上無人能及。
全城擁有超過70萬輛自行車,62%居民每日騎車通勤。
風能與太陽能是主要能源來源,「霍爾門計畫」在九座島上設立風電與廢物轉能設施,每年供電30萬兆瓦時。
更驚人的是,哥本哈根的自來水僅需簡單過濾與曝氧即可飲用,潔淨度達天然標準。
近年城市更利用AI與大數據優化能源效率,實現環保與科技的完美結合。
丹麥證明,經濟成長與環境保護並非矛盾,而能相互成就——這裡,才是地球上最乾淨的一隅。
在這些城市中,我們看到的不只是潔淨的街道,更是人類對地球未來的責任。
清潔,已不再是打掃的結果,而是一種文明的選擇。
YouTube專欄名稱:世界之最TOP
YouTube鏈接:https://youtu.be/qpKGhxOL0q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