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的十個超級城市 印度僅排第九 第一名面積達82,300平方公里,比台北市大303倍

你知道嗎?截至2024年,全球已有一半人口居住在城市之中。
而到了2050年,這一比例將提升至三分之二,也就是驚人的53億城市人口。
這不僅是數字的增長,更是一場關乎人類文明的巨大遷徙。
那麼,在全球無數城市之中,哪一座才是真正的「城市之王」?
今天,《世界之最TOP》帶你一起看看——
全世界面積最大、人口最龐大的十大超級城市。

第十名 大阪——日本的關西之心

大阪,就像一幅色彩斑斕的畫卷。
它既擁有現代都市的繁華,也深藏古老的文化底蘊。
早在645年,大阪便建起了難波宮,是日本最古老的宮殿之一。
作為古代首都之一,它見證了風塵秀吉時代的榮光,也經歷了戰國風雲。

1923年關東大地震後,許多東京居民南遷大阪,
讓大阪一度成為日本的經濟與文化中心。
至今,它仍是關西地區的靈魂所在。

大阪人最自豪的,是他們的**「天下廚房」**美譽。
章魚燒、大阪燒、串燒,道頓堀的霓虹燈閃爍中,
飄散着誘人的香氣。這不僅是一條美食街,更是一種生活方式。

大阪的經濟同樣強勁。
早在2015年,大阪府GDP便達39兆日圓(約2.65萬億美元),
相當於意大利或加拿大的國家規模。
未來,2025年世博會將再次讓這座城市站上世界舞台,
展現屬於大阪的活力與創造力。

第九名 孟買——極端對比的奇蹟之城

提起印度的孟買,眼前浮現的往往是強烈的反差。
摩天大樓與貧民窟並存,寶萊塢的光輝與底層的艱辛共舞。

2024年,孟買擁有2167萬人口,
卻僅有4355平方公里土地——每平方公里近5000人。
擁擠,正是這座城市的代名詞。

孟買是印度的金融引擎。
這裡有孟買證券交易所、國家證券交易所,
還匯聚了印度10%的製造業就業與60%的關稅收入。
2023年,孟買GDP高達3300億美元,佔全印8.6%。

但繁華背後,是2400座貧民窟。
約六成居民生活於貧民區,其中達拉維貧民窟人口密度高達每平方公里27.7萬人,
比摩納哥的密度高出十倍以上。

這裡既是印度最富的城市,也映照出最深的貧困。
繁華與矛盾並存,構成了孟買獨一無二的生命力。

第八名 北京——歷史與現代的交匯

作為中國的政治與文化心臟,北京的故事橫跨三千年。
在這座面積16,410平方公里、人口超過2200萬的城市中,
古老與現代共存於同一座舞台。

走進故宮,你能感受帝王時代的宏偉;
漫步頤和園或天壇,又能在自然中體會靜謐。

但北京的現代面更令人矚目。
它擁有48家世界500強企業總部,位居全球第一。
同時,外資企業、研發中心密集進駐,讓這裡成為亞洲的商業中樞。

不過,北京也在面對挑戰。
空氣污染長期困擾市民,儘管政府已投入1700億美元治理,
但霧霾仍偶有出現。
這座古老的都城,仍在努力平衡歷史傳承與現代化發展。

第七名 墨西哥城——沉浮於流沙之上的巨城

墨西哥城的歷史可追溯至1325年,
當時它名為特諾奇提特蘭,是阿茲特克帝國的首都。

如今,它已是一座1485平方公里、2250萬人口的拉美巨城,
GDP超過4110億美元,若為獨立國家,
可列為拉美第五大經濟體。

但這座城市正在「下沉」。
由於建在古湖床上,長期抽取地下水,
墨西哥城每年下沉達50厘米,地層開裂、建築傾斜。
即使如此,墨西哥城依舊充滿活力。

查普爾特佩克公園、國家人類學博物館、歷史中心區,
見證了拉美文化的色彩與韌性。
這是一座在危機與熱情間共舞的城市。

第六名 開羅——古老文明的永恆之都

若說哪座城市能讓人同時感受古埃及與現代阿拉伯風情,
那必然是開羅。

這座被稱為「城市之母」的古城,
擁有600座古建築、250座清真寺,
其歷史可追溯至公元前3100年。

在開羅博物館中,陳列着超過10萬件文物,
包括舉世聞名的圖坦卡蒙黃金面具。

現代的開羅面積3085平方公里,人口達2260萬,
是埃及乃至整個中東的經濟核心。
古老金字塔與現代摩天樓並肩而立,
仿佛每條街道都在講述一段穿越時空的故事。

第五名 聖保羅——南半球的經濟心臟

聖保羅是巴西的金融與文化樞紐,
擁有2260萬人口,是南半球最大的城市。

1554年由耶穌會士建立,如今成為全球前四大金融中心之一。
聖保羅證券交易所(B3)市值高達9780億美元,
每天的交易量足以影響全球市場。

這裡不止是商業之都,
更是音樂與藝術的海洋。
每年巴西狂歡節讓整座城市化作舞池,
2024年更為聖保羅帶來145億美元的旅遊收入。

文化、金融、創意在此融合,
成就了拉丁美洲最具活力的都市。

第四名 達卡——擁擠至極的年輕之城

孟加拉國首都達卡(Dhaka),
面積僅360平方公里,人口卻高達2390萬。
換算下來,每平方公里約有6.6萬人——
是台灣人口密度的103倍!

達卡是穆斯林世界的重要城市,
擁有超過2000座古建築與800座清真寺。
而它的中位年齡僅26歲,是全球最年輕的都市之一。

然而,擁擠也帶來巨大挑戰。
交通混亂、基礎設施老化,
每年因交通堵塞造成42億美元損失。

儘管如此,達卡依舊是創業與青春的熔爐,
年輕人用活力與創意推動城市不斷重生。

第三名 上海——東方巨龍的現代縮影

上海,這座被譽為「東方巴黎」的城市,
以2986萬人口與5.4萬億元人民幣GDP
躋身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國際都會之一。

從石庫門弄堂到陸家嘴天際線,
老上海的韻味與現代的光影在此交織。
外灘的歐式建築與上海塔、金茂大廈形成鮮明對比,
象徵着傳統與未來的對話。

作為中國的金融中心,
上海的GDP甚至超越瑞典與阿根廷。
但高人口密度與生活成本,也帶來可持續發展的挑戰。
未來的上海,仍將在繁華與環保間尋找平衡。

第二名 德里——歷史與現實的鏡像

印度首都德里,是一座跨越千年的城市。
自古至今,這裡見證了莫臥兒帝國與英屬印度的榮光。

2024年,德里城市圈人口突破3380萬,
面積1484平方公里,是全球最擁擠的都會之一。

舊德里滿是香料與市集氣息,紅堡牆上仍閃耀昔日帝國的紅光;
新德里則寬闊現代,印度門象徵著英勇與榮耀。

然而,德里也飽受社會問題困擾——
近一半居民居於貧民窟,
公共設施匱乏,女性安全問題頻發。

光與影並存的德里,
既是古文明的延續,也是現代印度的縮影。

第一名 東京——地球上最龐大的都市網絡

東京,容納着3711萬人的龐大都市圈,
是真正的「不眠之城」。

每天有1100萬乘客穿梭於13條地鐵線、220多個車站,
這是人類史上最高效、最複雜的交通系統。

在這裡,科技與文化完美共生。
秋葉原是電子與二次元文化的聖地;
淺草寺的鐘聲,則提醒人們東京仍保有傳統的靈魂。

然而,高昂的生活成本與老齡化問題
讓東京的未來面臨嚴峻考驗。
平均年齡已超過48歲,出生率持續下降,
如何平衡繁榮與人口結構,是日本的共同難題。

特別篇 第0名 重慶——面積之最的山城迷宮

重慶,雖因城市人口統計方式未入榜前十,
但以82,300平方公里的面積,
足足是台北市的303倍,
堪稱全球面積最大的城市。

重慶的地形以山地為主,佔比高達75%。
城市錯落層疊,橋樑縱橫,被稱為「山城」與「橋都」。
其中的黃桷灣立交橋,擁有八個方向、二十條匝道,
被譽為「全球最複雜立交橋」。

據說在重慶開錯一個路口,
可能要花上一整天才能繞回原點——
連Google地圖都無法完全解析這座立體城市。

結語

從東京的繁華,到重慶的浩瀚;
從孟買的喧囂,到開羅的古老,
這些超級城市構成了人類文明的多樣拼圖。
它們見證了科技的力量,也承載着無數人的夢想與壓力。

無論你身處哪一座城市,
都在參與這場關於「未來人類生活」的偉大實驗。

YouTube專欄名稱:世界之最TOP
YouTube鏈接:https://youtu.be/NacGVPCGyNw

返回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