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最可怕的十場戰爭 國共內戰僅排第六 第一名8500萬人罹難、經濟損失達128萬億

戰爭,是人類歷史上最殘酷、最具毀滅性的災難之一。
據歷史學家估算,自文明誕生以來,人類共發生超過 1.4萬次大規模戰爭,僅20世紀就有超過 1億人 因此喪命。
其中,第二次世界大戰動員了 一億名士兵、逾百個國家 參戰,耗資超過 4萬億美元。

那麼,在這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哪十場戰爭最為可怕?哪一場才是真正的人類浩劫之王?
今天,《世界之最TOP》就帶你回顧——全世界最可怕的十場戰爭。

第十名 第二次剛果戰爭——非洲的「世界大戰」

這場戰爭被稱為「非洲世界大戰」,從1998年至2003年,波及 九個國家、二十五個武裝組織。
導火索可追溯到1994年震驚世界的 盧旺達大屠殺。事件後,約 二百萬名難民湧入剛果,其中包括大批屠殺者。

戰火蔓延至整個中非,烏干達、盧旺達、安哥拉、辛巴威、納米比亞等國相繼介入。
戰爭表面上是政治衝突,本質卻是對礦產資源的掠奪——尤其是全球七成儲量的鈷礦,這是製造手機與電動車電池的關鍵材料。

最可怕的殺手並非子彈,而是疾病與饑荒。據國際救援委員會估算,這場戰爭導致 超過450萬人死亡,絕大多數死於瘧疾、飢餓與醫療崩潰。
即使戰爭在2002年簽署和平協議後結束,剛果東部的內亂仍未止息。這場戰爭揭示了非洲的殖民創傷、資源詛咒與政治黑洞——一場至今仍在流血的悲劇。

第九名 拿破崙戰爭——歐洲被烈火重塑的二十年

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法國皇帝 拿破崙·波拿巴 以一己之力改寫了歐洲的命運。
戰爭起於1803年,席捲整個歐洲,從西班牙到俄羅斯、從義大利到德國,無一倖免。

拿破崙以驚人的軍事天賦連戰連勝:1805年奧斯特里茨戰役擊潰奧俄聯軍,1806年耶拿戰役重創普魯士。
但他最致命的失誤,是1812年進攻俄國。60萬大軍踏入冰原,最終僅 不足10萬人活着歸來。寒冬、飢餓與疾病擊敗了「歐洲之雄」。

戰爭期間歐洲經濟崩潰,難民遍地,死亡人數高達 300萬至600萬。
儘管如此,《拿破崙法典》仍為後世奠定現代法律制度的基礎。
他的帝國在1815年滑鐵盧戰敗而終,但其影響力,卻從此改變了整個歐洲政治格局。

第八名 三十年戰爭——歐洲的宗教煉獄

1618年至1648年,歐洲陷入了一場長達三十年的血腥深淵。
起因是布拉格拋窗事件,新教徒反抗天主教統治,引爆神聖羅馬帝國內部衝突。

然而,宗教只是表面,背後是權力與利益的博弈。法國、瑞典、丹麥、西班牙等大國各懷鬼胎,藉機擴張。
戰爭最慘烈的例子莫過於 馬德堡慘案——1631年城破後,兩萬名居民被屠殺,一萬名女性被擄走。

戰爭導致德意志地區人口減少 20%至30%,部分地區高達 50%。
1648年《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終結戰火,奠定近代國際秩序的雛形。
這場戰爭教會了歐洲——外交,遠比刀劍更能維持和平。

第七名 俄國內戰——紅與白的血色對決

1917年俄國革命推翻沙皇後,新政權布爾什維克(紅軍)與舊制度支持者(白軍)爆發全面內戰。
除了內部勢力外,英、美、日等國也介入,使整個俄國陷入無政府的混亂。

內戰中,紅色恐怖與白色恐怖互相報復,成千上萬平民遭處決。
1921至1922年的大饑荒,使 400萬人死於飢餓與疾病。當時的俄國街頭,有超過 700萬名孤兒 流離失所。

戰爭讓經濟崩潰,工業產量僅剩戰前的20%,鋼鐵更跌至2%。
1922年紅軍勝利,蘇聯誕生,但國家已被戰火撕裂。
這場內戰提醒世人:革命的勝利,往往只是另一場悲劇的開始。

第六名 國共內戰——改寫中國命運的決戰

1927年至1949年,國民黨與共產黨的鬥爭跨越22年,從清黨、抗日合作到全面開戰,最終改變了整個中國的格局。

1946年內戰爆發,國民黨軍擁有430萬兵力,共產黨則憑游擊戰與農村包圍策略逐步反攻。
淮海戰役 成為決勝關鍵,543萬農民推着小推車運糧,支援前線,扭轉了戰局。

1949年,共產黨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黨退守台灣。
內戰造成數百萬人死亡與經濟崩潰,兩岸對立延續至今。
儘管1979年後實現軍事停火,但至今雙方仍未簽署正式停戰協議,歷史的陰影依然揮之不去。

第五名 西班牙征服印加帝國——文明的毀滅

1532年,僅200名西班牙征服者在 弗朗西斯科·皮薩羅 帶領下,征服了人口逾600萬的印加帝國。
印加皇帝阿塔瓦爾帕在卡哈馬卡會談中遭突襲俘虜。為換取自由,他以金銀贖身,足以填滿一間高六米的大屋。
但西班牙人違約,最終將他處決。

隨後,歐洲帶來的 天花病毒 席捲安第斯山脈,使印加人口在十年內減少 六至九成。
文明崩潰,帝國滅亡,黃金被運回歐洲,換來西班牙的財富與美洲的悲劇。

第四名 西班牙征服阿茲特克帝國——疾病與背叛的勝利

1521年,征服者 埃爾南·科爾特斯 率600名士兵踏上墨西哥。
阿茲特克皇帝蒙特蘇馬二世誤以為他是羽蛇神轉世,錯失先機。

科爾特斯聯合被壓迫的部落,如特拉克斯卡拉人,反攻阿茲特克首都 特諾奇蒂特蘭。
長達93天的圍城戰中,超過10萬人死於飢餓與疾病。

天花再次成為致命武器,摧毀了原住民的防線。
阿茲特克文明被夷為平地,西班牙的殖民統治就此展開。

第三名 第一次世界大戰——舊世界的終結

1914年,奧匈皇儲斐迪南遇刺,引爆了帝國主義與民族主義的火藥桶。
戰爭波及 超過30個國家,涉及士兵與平民數億人,是人類第一次「全球性戰爭」。

凡爾登戰役中,法德雙方傷亡 超過80萬人,戰場被稱為「絞肉機」。
總體來看,第一次世界大戰共造成 約2000萬人死亡、2100萬人受傷。

戰爭結束後,四大帝國滅亡,歐洲秩序重組。
但它也為二戰埋下導火索——凡爾賽條約的苛刻條件,讓德國的仇恨如陰火未滅。

第二名 太平天國戰爭——人類史上最血腥的內戰

1850年至1864年,中國南方爆發太平天國起義。
洪秀全自稱「天兄耶穌之弟」,以宗教改革之名掀起反清革命。

太平天國一度佔領南京(改名天京),聲勢浩大。
但戰火蔓延全南中國,城市焚毀、農田荒蕪。
據估計,戰爭造成 超過2000萬人死亡,受影響人口高達7000萬。

最終,在曾國藩與李鴻章率領的湘軍攻陷天京後,太平天國滅亡。
然而清朝也元氣大傷,帝國衰敗加速。這場「中國版世界大戰」的慘烈程度,遠超同時期的美國內戰。

第一名 第二次世界大戰——人類文明的終極浩劫

1939年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席捲六大洲,超過 一億名士兵參戰,罹難人數高達 8500萬。
全球經濟損失達 4萬億美元(約合現今128萬億港元)。

德國閃電戰橫掃歐洲,日本在亞洲瘋狂擴張。戰火從波蘭燒到太平洋,從倫敦延至南京。
戰爭末期,美國在 廣島與長崎投下原子彈,瞬間造成18萬人死亡。

納粹德國的「最終解決方案」奪去約 600萬猶太人 的生命,奧斯維辛集中營成為人類歷史的永恥。

二戰結束後,世界格局徹底重構——美蘇冷戰開啟,核武陰影籠罩全球。
即使七十多年過去,這場戰爭的創傷仍深刻影響着國際政治與人類文明。

結語

從非洲的血礦,到歐洲的戰壕,從中國的內戰到全球的浩劫——這十場戰爭告訴我們:
科技越進步,戰爭越致命;文明越繁榮,人性越脆弱。
唯有記住歷史,才能避免悲劇重演。

YouTube專欄名稱:世界之最TOP
YouTube鏈接:https://youtu.be/_z5dnVEDhJ8

返回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