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寒的十個國家 第二名零下71.2度 上廁所都可能成「生命危險」

對於香港人來說,「冷」可能只是十度以下穿上羽絨外套、手握一杯熱奶茶的悠閒時光;
但在地球的另一端,寒冷不只是氣候——而是一種與生命對抗的日常狀態。
在這些國家裡,零下五十度只是起點,呼吸會結冰,汽車油會凝固,
甚至連「上廁所」都可能凍成危險行為。

根據氣象紀錄,全球最低氣溫曾達到零下71.2°C。
這些地方不只是冰雪世界,更是人類文明如何與極端自然共存的真實寫照。
今天,《世界之最TOP》帶你一起看看——
全球十大最寒冷的國家。

第十名 愛沙尼亞:把冬天過成浪漫儀式

波羅的海岸邊的小國愛沙尼亞,年均氣溫僅2.7°C,
冬天動輒零下二十度,歷史最低溫更達零下43.5°C。
但這裡的人民從不抱怨寒冷,反而把冬天過得詩意又健康。

他們靠藍莓、蔓越莓、沙棘補充維他命C,
靠芥末粉泡腳驅寒保暖,更有風靡全國的「冬泳文化」。
每逢十一月至三月,湖面結冰,人們鑿洞跳入冰水,
據說能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免疫力。

愛沙尼亞不僅抗寒,也超科技。
它是全球首個提供網上投票的國家,
稅務、醫療、銀行全面電子化,人均GDP高達4.6萬美元。
在這個被冰雪覆蓋的地方,人們以理性和幽默,把嚴寒活成了一種生活美學。

第九名 瑞典:寒夜裡的光與溫度

瑞典的冬天漫長、冰雪深厚,北部氣溫常年零下30°C,
歷史最低溫曾達零下52.6°C。
然而瑞典人卻以「米斯哲學(Mys)」——溫暖、團聚、舒適——度過寒夜。

家家戶戶窗邊亮著星燈、燭台閃爍;
十二月的路西亞節,白衣少女戴花環遊行;
滑雪、雪橇、冰釣、冬泳……冬天在這裡不只是季節,而是節慶。

瑞典早在1896年就有科學家提出「溫室效應」理論,
如今更是歐洲使用生質燃料最多的國家,
2035年起全面禁止新燃油車。
瑞典人用理性與浪漫告訴世界——寒冷不可怕,冷卻的心才可怕。

第八名 塔吉克斯坦:與寒冬共存的貧困國

塔吉克斯坦平均氣溫僅2°C,八成國土是海拔超過3000米的帕米爾高原。
冬天零下二十度、電力短缺、糧食不足,
許多家庭一天只有兩小時供電,連嬰兒都得靠熱水袋取暖。

2008年冬天,國家幾乎全面癱瘓,被稱為「中亞能源危機」。
在這裡,寒冷不只是天氣,而是經濟、農業、能源的連鎖問題。
冰川正在快速融化——百年來已失去逾200億立方米冰量,
若再不改變,未來連水力發電都將失去根基。

這裡的人民仍然堅強地活著,
靠著畜牧與節儉的智慧,在冰雪中撐起生活的火光。

第七名 冰島:冰與火的共生之島

年均氣溫零下5.35°C,
但冰島人卻能在火山上泡溫泉、在極夜裡喝咖啡。
全島擁有超過250個地熱泉,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廉價又穩定的暖氣。

冰島的冷,是詩意的。
他們在雪中泡湯、在風中唱歌,
吃羊雜香腸、配「黑死病」烈酒。
即使冷到零下三十度,他們也照樣聚會、打球、唱歌。

冰島是「冰火共生」的奇蹟,但冰川正以驚人速度融化。
若全數消失,全球海平面將上升一公分。
這座北國樂園,也成為氣候變遷的警鐘。

第六名 芬蘭:黑夜裡的桑拿王國

芬蘭冬季長達半年,最低可至零下51.5°C。
但對芬蘭人來說,冬天不是煎熬,而是生活的主場。

全國540萬人,卻有200萬間桑拿房;
每人每日平均喝三至四杯咖啡,
加上三層玻璃窗、區域供暖系統與加熱車位,
他們早已把抗寒變成藝術。

「沒有壞天氣,只有穿錯衣服。」
這句芬蘭諺語說盡他們的生活哲學——
即使極夜漫長,仍能在寒冷中過得溫柔又堅定。

第五名 吉爾吉斯斯坦:冰川之國的生存遊戲

年均氣溫僅1.55°C,
冬天零下五十度,連呼吸都像刀割。
士兵形容:「這裡的冷能穿透骨頭,連鼻毛三秒就結霜。」

但這片極地也壯麗如詩——
天山橫亙、伊塞克湖終年不凍,
湖底地熱讓水面在冰霜中冒煙。

可惜氣候變遷讓冰川急速退縮,
20年間氣溫升高2°C,
聯合國警告:若持續惡化,水源與農業將全面崩潰。
在這裡,寒冷不是景色,是一場現實的考驗。

第四名 挪威:雪中生長的民族

挪威平均氣溫1.5°C,北部最低可達零下51.4°C。
但這片冰雪國度孕育出最熱愛冬天的民族——生在滑雪板上的挪威人。

全國有3萬公里滑雪道,
13歲以下的兒童不設競賽排名,因為他們相信「運動為快樂而非勝負」。
挪威在冬奧歷史上奪下405枚獎牌、148金牌,
是全球最強的冬季體育王國。

然而暖化正縮短他們的冬天——
1900年時有140個積雪日,如今僅剩100天,
預計再過30年,奧斯陸的「真冬」或許只剩兩個月。
但對挪威人來說,只要有雪,他們就有自由。

第三名 蒙古:與「肚子災」共存的藍天國

蒙古平均氣溫零下0.7°C,
冬天常達零下40°C,草原風像刀。
近年頻繁爆發名為「肚子(Dzud)」的極寒災害,
2023至2024年造成710萬頭牲畜死亡,相當於全國總量的11%。

牧民失去牛羊,就等於失去生活。
但他們仍在冰上慶祝「庫蘇古爾冰雪節」,
篝火旁跳舞、喝奶茶、拔河,感謝生命仍在。
寒冷,從未奪走蒙古人的尊嚴與笑容。

第二名 俄羅斯:寒冷是他們的護國神盾

俄羅斯的平均氣溫零下5.1°C,
奧伊米亞康創下零下71.2°C的北半球最低紀錄。
在這裡,呼吸會凍結,坦克會停擺。

二戰時,德軍被極寒打敗於莫斯科,
有人說——俄羅斯的冬天就是最強的武器。

至於他們如何抗凍?答案很簡單:伏特加。
那不只是飲品,而是文化;
連小孩從小都知道:「喝點酒,就不冷了。」

更有趣的是,俄羅斯女性在零下三十度依然穿裙子。
這不是逞強,而是傳統。
18世紀葉卡捷琳娜二世定下宮廷規範:女性正式場合必著裙裝。
幾百年後,這成了民族的優雅與驕傲。

第一名 加拿大:冷得徹底,也活得最自在

年均氣溫零下5.35°C,
全球最冷的20個城市中有13個在加拿大。
在溫尼伯、薩斯卡通,冬天零下40度是家常便飯,
出門前得先「挖車」,再把眼鏡除霜。

這裡的雪不是「會不會下」,而是「今天要鏟幾次」。
即使如此,加拿大人仍幽默地說:「沒風就挺舒服的。」

有趣的是,同一國家也能體驗四季全包——
溫哥華四季如春,努納伍特永夜極寒;
1937年的里賈納,夏天高達43°C、冬天卻零下50°C。

從哈德遜灣到太平洋,
加拿大的冷,不只是氣溫,
更是一種與自然共處的從容與智慧。
它用零下六十度的寒意告訴你自然的威力,
也用溫哥華的春天提醒你:
再冷的地方,也有溫柔存在。

YouTube專欄名稱:世界之最TOP
YouTube鏈接:https://youtu.be/qxd2O64OAMc

返回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