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可怕的十大財團 第一名掌控國家命脈 日賺296億的隱形帝國

2024年,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突破134兆9084億元人民幣,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然而,支撐起這個龐大經濟體的力量,並不僅僅來自華為、阿里巴巴、騰訊等家喻戶曉的民營企業。真正主宰中國能源、金融、基建乃至國家命脈的,往往是那些低調卻龐大的超級財團。
今天,《世界之最TOP》就帶你揭開「中國最可怕的十大財團」的面紗——這些巨獸級企業,不但富可敵國,更在全球舞台上深刻影響世界經濟格局。

第十名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中石油)

作為中國最大能源巨頭,中石油擁有超過151萬名員工,總資產高達2.75兆人民幣,常年穩居《財富》全球500強前五。
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內石油產量遠遠無法自給,1959年全國原油產量僅205萬噸,自給率僅40%。經過大慶、勝利、塔里木等油田的開發,中國終於實現「石油自足」。

1988年體制改革後,中石油正式走向企業化運營。其後主導建成中國能源史上最宏偉的「西氣東輸工程」,總長4000公里、投資2600億,徹底改變東部能源緊張格局。
2024年,中石油全年油氣產量達2.4億噸,天然氣銷量2877億立方米,足供14億人連續使用3.5年。
如今的中石油,已從昔日的弱小部門,蛻變為橫跨35國的能源帝國。

第九名 中國石化集團(中石化)

中石化是全球最大的煉油公司、世界第二大化工企業。2024年營收3.07兆人民幣、總資產2.08兆,在全球500強中排名第五。
與中石油不同,中石化以煉化與化工產品為核心,形成從原油加工到下游銷售的完整產業鏈。

自1983年成立以來,中石化推動技術引進與自主創新,煉油能力由1億噸增至2.52億噸,化工新材料自給率從30%提升至70%,有效支撐了中國高端製造業。
同時,它也是中國氫能與充電基礎設施的領軍者,已建成142座加氫站、1萬座充電站,正向新能源時代邁進。

第八名 中國建築集團(中建)

擁有38萬名員工、年營收達3.3兆人民幣的中國建築集團,是全球第一大建築工程公司。
它承建了港珠澳大橋、北京大興機場、深圳平安金融中心等世界級地標,佔中國90%的超高層建築。

自1980年代起,中建憑「三天一層樓」的「深圳速度」成為中國城市化象徵。2020年更以10天建成火神山醫院再度震驚世界。
如今,中建的業務遍及非洲、中東與拉美,不僅是建築公司,更是中國全球影響力的重要載體。

第七名 國家電網公司

掌控中國88%的國土供電、服務11億人口,國家電網是全球最大電力企業。
其年輸電量達5.02兆千瓦時,相當於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總發電量。

自2002年成立以來,國家電網以「特高壓技術」聞名全球。
代表作「昌吉-古泉」±1100千伏直流輸電工程,全長3324公里、年輸電量660億千瓦時,被譽為「人類電力工程奇蹟」。
截至2024年,其境外資產高達655億美元,在10個國家掌控能源骨幹網絡,堪稱真正的「全球電力帝國」。

第六名 中國人壽保險集團

中國最大壽險公司、全球市值最高之一。2024年收取保費6700億人民幣,管理資產超13.5兆人民幣,相當於中國A股總市值的八分之一。

中國人壽覆蓋4億人群,承辦超過200個大病保險項目。
在資產運營上,其投資橫跨基建、地產、能源與海外金融市場。
透過香港子公司設立「一帶一路基建基金」,規模達500億元人民幣,參與多個海外重大工程。
在全球金融版圖上,中國人壽的影響力早已超越保險業本身。

第五名 中信集團

中信是中國最具代表性的「紅色資本」財團,總資產10.6兆人民幣。
由榮毅仁於1979年創立,最初作為中國對外經濟窗口,逐步發展成集金融、實業、資源、基建於一體的綜合控股集團。

中信控制著中信銀行、中信證券、中信信託等金融巨頭,同時擁有龐大的礦產與不鏽鋼業務。
它在「一帶一路」沿線建設多個港口與電站,是中國海外投資的主力執行者。
可以說,中信集團既是企業,也是一個具備國家戰略職能的經濟指揮中心。

第四名 中國平安集團

作為中國首家股份制保險公司,中國平安如今已成為全球最具綜合實力的金融集團之一。
其服務用戶達2.4億人,營運涵蓋銀行、保險、投資與科技,擁有完整的金融生態系統。

平安以AI與大數據打造「智慧金融」,2024年憑科技防詐挽回潛在損失34億元。
其「醫療+養老」生態覆蓋63%客戶,已簽約16萬名長者。
創辦人馬明哲被譽為中國最具遠見的企業家之一,他讓平安成為全球金融科技的典範。

第三名 招商局集團

創立於1872年,由李鴻章創立的招商局,是中國最早的股份制企業之一,也是近代民族工業的開端。
2024年總資產達14.7兆人民幣,相當於中國GDP的11.3%。

改革開放後,招商局以「蛇口模式」開啟中國市場化浪潮,孕育出招商銀行與平安保險。
如今,它的業務涵蓋港口、交通物流、金融、城市開發等領域,控制全球26個港口,參與「一帶一路」多項基建。
招商局早已從一間航運公司,成長為橫跨五大洲的全球化商業巨輪。

第二名 中國工商銀行(ICBC)

全球資產規模最大的商業銀行,總資產達48.8兆人民幣(約6.8兆美元)。
連續12年榮獲《銀行家》雜誌「全球最強銀行」稱號,長年位居《財富》世界500強商業銀行第一。

工行擁有1.8萬家分支機構,覆蓋49個國家與地區。
其不良貸款率僅1.34%,撥備覆蓋率超214%,堪稱全球最穩健的金融體系之一。
作為中國改革與全球化的金融中樞,工行既是中國經濟的參與者,更是推動者。

第一名 中國國資委(SASAC)

嚴格意義上,國資委不是企業,卻是最強大的「財團」。
它掌控著98家中央企業,監管資產總額高達260兆人民幣,相當於40個台積電、12家蘋果公司的總和。

自2003年成立以來,國資委代表國家出資人,統籌管理能源、航天、通信、軍工、基建等核心產業。
從航天科技到中國中車,從高鐵網到電網系統,幾乎所有關鍵行業都在其掌控之下。
2024年,其監管企業中有44家入圍全球500強,合計貢獻中國GDP近半壁江山。
可以說——它不是財團,而是整個國家經濟的指揮塔。

結語
從石油到電力,從金融到航天,這十大財團構成了中國經濟的「鋼鐵骨架」。
它們的存在,不僅影響14億人的生活,更深刻塑造了全球產業格局。
在世界資本的棋盤上,這些名字不僅代表企業,更代表着中國力量。

YouTube專欄名稱:世界之最TOP
YouTube鏈接:https://youtu.be/nggpLCFeBnQ

返回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