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六大財團實力排行榜:豐田只排第五,第一名資產高達423.9萬億!

2024年,日本的國內生產總值(GDP)達 620萬億日圓,穩居全球第四大經濟體,佔全球總產出的近4%。
但在這龐大的經濟體背後,真正主導日本經濟命脈的,其實是六大財團(Keiretsu)。
他們掌控超過全國 六成的經濟資產,左右產業方向,甚至影響政治決策。
這些企業聯盟滲透至每一位日本人的衣食住行,成為現代資本主義最強大的「隱形帝國」。

今天,就讓我們跟著 《世界之最TOP》,一起揭開「日本六大最有錢財團」的真實實力。

第六名|軟銀集團:從地獄起步的科技賭徒

資產總額:約45萬億日圓
創辦人:孫正義(Masayoshi Son)

軟銀不同於傳統財閥,它沒有百年歷史,也非工業起家,而是憑藉一場又一場的科技豪賭崛起。
孫正義出生於1957年的佐賀縣,是在日韓裔後代。留學美國後,他在1981年創立「SoftBank」,最初只是一家PC軟件分銷公司。

他憑遠見嗅到「資訊即財富」,靠出版雜誌、舉辦電腦展迅速累積資本。1996年與 Yahoo 合作成立 Yahoo! Japan,正式踏入互聯網時代。

2007年,他在喬布斯家中一句「我相信你」的承諾下,拿下 iPhone 日本獨家代理權,並孤注一擲投資170億美元——這一賭,讓軟銀改寫歷史。

軟銀旗下的 Vision Fund(願景基金),是全球最大科技風投基金,總規模近1000億美元,投資 Uber、WeWork、Grab、DoorDash 等全球新創公司。
雖然WeWork暴雷造成巨虧,但軟銀仍以其龐大布局維持高額利潤。2024財年,軟銀淨利高達 1.15萬億日圓。

如今,孫正義正把目光投向人工智能,計劃投資 4.8萬億日圓 進軍AI領域。從PC時代到AI世代,軟銀的野心從未停止。

第五名|豐田集團:從織布機到汽車帝國

資產總額:約125萬億日圓
全球員工:約37萬人

提起日本,沒有誰不知道豐田(Toyota)。
但少有人知道,它的創辦人豐田佐吉,最初是做織布機的發明家。
他發明的自動停機織布機賣給英國企業後,資金成為家族轉型汽車製造的基石。

1937年,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成立。二戰後雖一度瀕臨破產,卻靠堅實的供應鏈體系與品質管理重新崛起。
旗下的電裝(Denso)、愛信精機(Aisin)、**豐田通商(Toyota Tsusho)**等子公司構成龐大產業鏈。

如今,豐田年銷量近 1000萬輛,市值穩居全球汽車業龍頭。
2024年,豐田宣布私有化豐田工業,金額高達 4.7兆日圓,企圖重整集團架構、迎接電動化浪潮。

豐田章男會長強調:「豐田不是汽車公司,而是移動服務公司。」
他帶領豐田跨足氫能、自動駕駛與機器人領域,構築未來交通生態系。

第四名|住友集團:從煉銅作坊到全球產業巨擘

資產總額:約200萬億日圓
起源:1615年,京都

**住友(Sumitomo)**是日本歷史最悠久的財閥,起源於17世紀京都的藥鋪。
憑藉「南蠻吹法」煉銅技術,住友家族迅速積累財富,掌控日本最大銅礦「別子銅山」。

明治維新後,住友跨足銀行、機械、礦業與化學,成為日本四大財閥之一。
二戰後雖被盟軍解體,但1950年代又以「白水會」重組為鬆散聯盟。

現今的住友集團核心企業包括:

住友三井金融集團(SMFG)

住友化學(Sumitomo Chemical)

住友電工(Sumitomo Electric)

住友商事(Sumitomo Corporation)

住友電工擁有近30萬名員工,是全球最大電纜與汽車零件供應商之一;住友化學在新加坡與印尼設廠,年營收超萬億日圓。
這個歷經四百年風雨的財團,至今仍是日本經濟的中堅。

第三名|三井集團:從和服店到金融帝國

資產總額:約300萬億日圓
代表企業:三井住友金融、三井物產、三井不動產

三井集團的起源可追溯到江戶時代的「越後屋」,創辦人三井高利以「現金正價」制度顛覆商業模式。
明治維新後,三井迅速投身銀行、礦業與國際貿易,建立起典型的財閥體系。

戰後被迫解體,但憑藉「月曜會」等組織重新聯結,形成現代三井住友金融集團(SMFG)、三井物產與三井不動產的三大核心。

三井物產是日本最大的綜合商社,業務遍及能源、食品、基建、化工;
三井不動產則是東京摩天商圈的締造者,開發「東京中城」與「Lalaport」。
SMFG則是日本第二大銀行集團,總資產高達 123萬億日圓。

三井的企業聯盟鬆散卻靈活,巴菲特旗下Berkshire Hathaway 亦在2023年大舉入股,足見其全球影響力。

第二名|芙蓉集團:富士銀行的隱形帝國

資產總額:約384.7萬億日圓
核心企業:瑞穗金融、日產、佳能、明治安田生命

芙蓉集團的前身是安田財閥,由安田善次郎於明治初年創立,
主攻銀行、保險與地產,後來演變為富士銀行系統,再重組為瑞穗金融集團(Mizuho)。

瑞穗銀行現為日本三大金融巨頭之一,2024年資產達 278.6萬億日圓。
旗下成員還包括:

日產汽車(Nissan):全球汽車巨頭,員工逾14萬人;

佳能(Canon):影像與精密設備領域的世界級品牌;

明治安田生命與損保日本控股:日本最大壽險與損保公司之一。

芙蓉集團透過交叉持股與董事互派維持合作,形成橫跨金融、製造、貿易、保險的「無形王國」,
被譽為「日本經濟的半壁江山」。

第一名|三菱集團:亞洲第一財閥,掌控日本經濟命脈

資產總額:432.9萬億日圓
全球員工:約87萬人

日本最強財團非**三菱(Mitsubishi)**莫屬。
它擁有超過 4500家公司,總資產高達 423.9萬億日圓,相當於比爾·蓋茨資產的23倍。

創立於1870年的三菱商會,由岩崎彌太郎創立,最初靠政府航運起家,
後來擴展至煤礦、造船、銀行與保險,成為日本近代化的推手。

戰後雖被強制解體,但以「金曜會」為核心重新聯合。
每月一次的高層會議,成為決策與品牌管理的象徵。

核心企業包括:

三菱商事(Mitsubishi Corporation):日本最大綜合商社,年營業額16兆日圓。

三菱重工(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涉足航空、國防、能源、火箭等高端製造。

三菱UFJ金融集團(MUFG):日本最大銀行,資產規模超過 2.7兆美元。

三菱電機、三菱化學、東京海上日動保險:各自領域皆為全球領導者。

三菱總部位於東京丸之內,毗鄰皇居,被稱為「權力之丘」。
它既是企業集團,更是日本經濟體制的象徵。
無論金融、能源、汽車、航天或保險——都有三菱的身影。

結語|財閥之下,日本經濟的隱形秩序

從軟銀的科技狂潮,到三菱的百年帝國,
日本六大財團不僅主導國內產業,更深深影響全球供應鏈。
他們構成一張交錯複雜、但極為穩定的經濟網絡,
讓日本能在數次經濟危機與全球衝擊中,依然屹立不倒。

在這個資本力量的棋局中,
財團不只是企業,更是日本現代文明的支柱與枷鎖。

YouTube專欄名稱:世界之最TOP
YouTube鏈接:https://youtu.be/nPyKIdwjRYA

返回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