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最危險的十個城市:從戰火到霧霾,這些地方連呼吸都可能致命

2024年,根據全球犯罪指數與國際旅遊安全報告顯示,亞洲有多座城市正同時深陷戰爭陰影、黑幫暴力、詐騙帝國與環境危機。
僅東南亞地區,每年就有數十萬人因空氣污染、社會治安惡化而喪命。
從孟加拉到印度,從緬甸邊境的戰火之城,到中東的古老危城,這些地方早已不只是旅遊禁地,更是生命的高風險區域。

今天,《世界之最TOP》就帶你一起盤點——
「亞洲最危險的十個城市」。
旅遊愛好者,千萬要小心!

第十名|達卡(Dhaka)——污染窒息的城市牢籠

孟加拉首都達卡,是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卻同時是世界最污染的都市之一。
根據IQAir 2021年報告,達卡年平均PM2.5濃度高達 78.1微克/立方米,
是世衛安全標準的15倍,僅次於新德里。

2005至2018年間,因空氣污染早逝者達2.4萬人。
空氣中含有鉛、鎘等重金屬,對孕婦與嬰兒尤其致命。
再加上交通廢氣、工業燃煤、垃圾焚燒,達卡幾乎成為「氣體監獄」。

城市老舊、消防體系落後,也讓災難頻仍:
2010年、2019年與2023年三場大火共奪走超過200條人命。
再加上恐怖襲擊、思想暴力、基礎設施崩壞——
這座城市,早已成為一個隨時可能爆炸的巨人。

第九名|馬尼拉(Manila)——犯罪與天災的雙重煉獄

菲律賓首都馬尼拉,犯罪指數高達64.5,
是東南亞治安最惡名昭彰的城市之一。
在霓虹與高樓之下,是幫派衝突、持械搶劫與毒品交易的黑暗現實。

2010年馬尼拉人質事件震驚世界,
而連環爆炸與宗教衝突更讓恐懼成為常態。

除此之外,馬尼拉還是自然災害的重災區:
位於地震斷層與颱風路徑上,每年5至7次強颱直擊,
2009年卡察娜颱風造成450人喪生。
長年嚴重的空氣與水污染,讓居民的呼吸與飲水都充滿風險。

繁華與貧困並存,天堂與地獄僅一街之隔。

第八名|卡拉奇(Karachi)——犯罪橫行的經濟心臟

作為巴基斯坦經濟中心,卡拉奇同時也是犯罪之都。
2023年街頭犯罪案件超過9萬宗,
其中搶劫致死134人,超過3萬輛摩托車與1萬多部手機被盜。

然而定罪率僅6%,大多嫌犯逍遙法外。
暴民私刑與武裝衝突頻仍,恐怖組織活動猖獗。
2023年塔利班武裝襲擊警察總部,
2025年又發生大規模越獄事件,治安形同虛設。

更糟糕的是,空氣污染指數長年超標11倍,
垃圾堆滿街角、排水堵塞、洪災頻仍。
每場暴雨,都足以讓卡拉奇陷入一場公共衛生災難。

第七名|西坎培克(Cikampek)——印尼的粉紅毒河與死亡高速

印尼西爪哇的工業重鎮西坎培克,
是雅加達與萬隆之間的交通樞紐,
卻被粉紅色的化學廢水染成「死亡之河」。

PM2.5濃度為世衛標準的5倍,
排水系統中常流出有毒廢液,導致魚群暴斃、稻田污染。

高速公路事故頻繁——2024年大巴相撞奪走12命。
夜間無燈卡車、黑車載客詐騙、假計程車綁架事件層出不窮。
即使地震少見,卻因工業事故頻發而成為最危險的平原城市之一。

第六名|奎達(Quetta)——恐襲與爆炸的邊境地獄

奎達位於巴基斯坦西南部邊境,是恐怖活動的熱點。
2024年一年內發生65起恐襲事件,造成365人喪生。
火車站爆炸、警察學院被襲、教堂恐攻接連上演。

極端組織與宗派衝突讓城市陷入長期恐懼。
再加上空氣污染嚴重、垃圾處理失效、煤氣爆炸頻發,
奎達成為「既聞炮火、又嗆煙霧」的雙重煉獄。

居民渴望的,不只是停止戰火,更是能安心呼吸的空氣。

第五名|臘戍(Lashio)——戰火連天的緬北重鎮

緬甸北部臘戍,是政府軍與地方武裝的長年戰場。
2024年「三兄弟聯盟」戰役中,
一個月內至少300名平民喪生,城市幾乎被夷為平地。

轟炸、搶劫、停電、物資短缺讓居民逃亡成常態。
過去佛教與穆斯林之間的族群衝突仍未平息,
社會撕裂與戰火交織,使這座城市陷入無盡黑夜。

對當地人來說,「活下去」本身就是奢侈的願望。

第四名|塔洛坎(Taloqan)——爆炸與毒霾並存的阿富汗噩夢

阿富汗塔哈爾省省會塔洛坎,
自2021年被塔利班攻陷以來,幾乎每月都有爆炸。
恐怖組織與地方反抗軍交火不斷,
街頭的炸彈聲已成日常背景。

PM2.5濃度長期超過世衛標準七倍,
森林砍伐讓城市幾乎無綠地可言。
醫療資源匱乏、公共設施崩壞,
對當地居民而言,出門就是一次賭命。

第三名|妙瓦底(Myawaddy)——亞洲最大的詐騙帝國

緬甸克倫邦邊境城市妙瓦底,
是亞洲最臭名昭著的「人口販賣與詐騙天堂」。
KK園區被譽為「地獄之城」,
四面高牆、全副武裝,裡面關押著超過2萬名外籍受害者。

這些人被高薪誘騙至此,被迫從事網絡詐騙,
不達業績就遭虐待、水牢囚禁、甚至被迫捐器官。

2025年初,泰緬聯手清剿行動救出7000人,
但詐騙集團轉移至金三角其他地區——
妙瓦底依然是亞洲犯罪網絡的黑心中樞。

第二名|大馬士革(Damascus)——文明古城的絕望呼吸

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曾是文明搖籃,如今卻是恐懼的象徵。
犯罪指數高達68.9,貪腐指數更突破80。
入室盜竊、持械搶劫司空見慣,
夜間安全指數僅26,連富人區也不再安全。

內戰餘波、宗派衝突與恐襲讓城市傷痕累累。
2025年教堂爆炸奪走30條人命,震驚國際。

更雪上加霜的是,大馬士革正面臨史上最嚴重乾旱——
泉水乾涸,500萬居民每天僅能獲得90分鐘自來水。
這座古老的城市,正在文明與崩潰之間艱難呼吸。

第一名|新德里(New Delhi)——連呼吸都能奪命的首都

印度首都新德里,不只是政治中心,
更是全球最致命的城市之一。
印度醫學科學院報告顯示,
每年約有2.5至3萬人死於空氣污染。

PM2.5濃度高達710微克/立方米,
是世衛安全線的140倍。
冬季濃霧讓能見度不足百米,
學校停課、航班延誤,整座城市幾乎「窒息」。

除此之外,詐騙與暴力犯罪更是家常便飯:
每十萬人就有1832宗案件,遠高於全國平均。
連遊客都難倖免,從假導遊、假警察到強迫消費陷阱無處不在。

儘管2025年犯罪率略降,但空氣仍比恐怖更致命。
這座城市每天都在用呼吸,交換生命的時間。

結語|危險的亞洲,警醒的旅人

從新德里的霧霾,到妙瓦底的詐騙帝國;
從戰火中的臘戍,到污染窒息的達卡——
這些城市不只是新聞中的名字,
而是真實存在的危機現場。

在這片充滿矛盾的亞洲大地上,
安全與生存從來不是理所當然。
旅行之前,請先了解風險,
因為有些地方,美麗的背後,藏著死亡的氣息。

YouTube專欄名稱:世界之最TOP
YouTube鏈接:https://youtu.be/_1ktD1rjg34

返回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