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飛行極速榜:十枚速度驚人的超級飛彈,第一名快過音速四十倍!

在現代戰爭中,「速度」早已不只是科技的象徵,而是國家安全的底線。
2025年,中國在抗戰勝利80周年閱兵中展示了東風-61與東風-5C戰略核導彈,
再度讓全球目光聚焦於飛彈科技的極速對決。

那麼,在這場沒有硝煙的速度競賽裡,
哪一枚飛彈才是真正的「世界之最」?
今天,就讓《世界之最TOP》帶你揭開——
全球十大最快飛彈排行榜。

第十名|以色列「傑里科三型」——隱於沙漠的極速之矛

20倍音速、每小時24,500公里。
這不是科幻小說,而是以色列「傑里科三型」(Jericho III)導彈的真實速度。

它誕生於冷戰陰影下,源自法國協助的早期技術,
最終成為以色列戰略模糊政策的核心象徵。
射程超過一萬公里,可攜核彈頭,重返大氣層時速達20馬赫,
意味著任何防空系統幾乎沒有反應時間。

「傑里科」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沉默的威懾。

第九名|俄羅斯「萊涅爾」——潛艇深海中的多彈頭巨鯨

源自蘇聯時代的液體燃料技術,「萊涅爾」(R-29RMU2.1)
是俄羅斯德爾塔IV級核潛艇的主力武器。

最高速度同樣達到20馬赫,可攜帶多達12枚核彈頭,
射程超過1萬公里,採用誘餌與變軌技術突防反導系統。
其水下發射能力,讓俄軍擁有強大的「第二次打擊」實力,
是冷戰後俄羅斯戰略核力量的重要支柱。

第八名|中國「東風-5C」——覆蓋全球的液體巨龍

在2025年閱兵式中,東風-5C首次亮相即引起世界震動。
射程達兩萬公里,足以覆蓋全球任意目標。

雖仍屬液體燃料,但改良後可長期儲存,隨時待命。
具備分導式多彈頭能力(6至12枚),
重返大氣層時速度約20馬赫,突防效率驚人。

它的問世,標誌著中國戰略威懾由「固定發射」走向「即時反應」的新階段。

第七名|法國「M51」——深海中的無聲風暴

作為法國海基核力量的核心,M51潛射彈道導彈最高速度約20馬赫,
射程超過1萬公里,可攜帶多枚熱核彈頭。

由歐洲多家航太公司聯合研製,
其固體燃料技術源自Ariane火箭,兼具高能與穩定。
冷戰以來,法國以此維持「有限而堅定」的核威懾,
在歐洲戰略平衡中佔據關鍵一席。

第六名|俄羅斯「薩爾馬特」——被稱為世界末日的巨獸

外號「撒旦II」的薩爾馬特(RS-28 Sarmat)是全球最重的陸基洲際導彈。
全長35米、重達208噸,射程約1.8萬公里,
重返速度達20.6馬赫。

可搭載10枚以上多彈頭或高超音速滑翔器,
對現有防禦網而言幾乎無解。
雖然液體燃料帶來操作風險,
但薩爾馬特依舊是俄羅斯戰略威懾的「終極王牌」。

第五名|美國「民兵III」——半世紀不敗的陸基經典

自1970年服役至今,「民兵III」(Minuteman III)仍是美國核戰略支柱。
最高速度達23馬赫(約28,200公里/小時)。
採用三級固體燃料推進與分導彈頭系統,
具備極高的反應速度與可靠性。

其深埋井式部署方式讓生存率極高,
即便面臨先發攻擊,仍可確保報復能力。
美方正計畫以「哨兵」導彈逐步取代,但民兵III仍象徵美國核實力的經典。

第四名|印度「烈火5型」——南亞天空的火焰之矛

烈火5(Agni-V)是印度首款洲際彈道導彈,
速度達24馬赫(約29,000公里/小時),射程達8000公里。

三段固體燃料推進、機動發射車運載,
可在公路上快速部署,並具多彈頭潛力。
這枚導彈讓印度正式邁入洲際核俱樂部,
成為南亞戰略平衡的關鍵象徵。

第三名|美國「三叉戟II」——深海發射的神準殺器

美國海軍「三叉戟II」(Trident II D5)
可在30分鐘內跨越12,000公里,最高速度達24馬赫。

由俄亥俄級核潛艇發射,搭載W88核彈頭,
命中誤差僅90米,是世界上精度最高的潛射導彈之一。
經過百餘次試射,成功率超過98%,
被譽為「最可靠的核威懾力量」。

第二名|中國「東風-41」——三十分鐘覆蓋全球

東風-41(DF-41)是中國最先進的洲際導彈。
末段飛行速度可達25馬赫(約30,600公里/小時),
射程超過14,000公里,
可攜帶10枚分導核彈頭,命中精度達100米以內。

它採用陸基、公路與鐵路三位一體機動發射模式,
是中國「核三位一體」戰略的中樞核心,
被外界視為全球最具生存性與突防能力的導彈之一。

第一名|俄羅斯「先锋」——超越音速40倍的極限之翼

俄羅斯「Avangard」高超音速滑翔飛彈,
以驚人的27馬赫(約32,200公里/小時)
創下人類武器飛行速度紀錄。

它能在大氣層邊緣進行不規則變軌,
現有雷達與防空系統完全無法預測軌跡。
普京親自宣布其服役,
美國戰略司令部更直言:「目前無法攔截。」

以碳纖維與陶瓷隔熱材料打造的Avangard,
可承受2,000°C高溫,搭載高達2,000萬噸TNT當量的核彈頭,
一次攻擊足以摧毀整座城市。
它不僅是速度的極限,更象徵戰略威懾的頂點。

結語|速度之外,是威懾與恐懼的平衡

從以色列沙漠到俄羅斯冰原,
從深海潛艇到公路機動發射車,
飛彈的「速度」已成為國家力量的代名詞。

但當飛行時間縮短到僅僅十五分鐘,
任何誤判都可能改寫世界的命運。
這些「世界之最」,讓人讚嘆科技的同時,
也提醒人類——和平,才是真正的極速。

YouTube專欄名稱:世界之最TOP
YouTube鏈接:https://youtu.be/USMI-FX0h8w

返回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