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子的3個權力法則(現代實用版)
1)去情:把情緒從決策裡拿掉
核心:不是「無情」,而是不被好惡劫持判斷。
要點:
· 韓非子《二柄》:人主之患,在於信人;信人,則制於人——多半源於好惡。
· 反例故事:民國商人「黃老闆」因偏愛副手,被其以虛假信息誤導、最終失勢。
· 實操清單:
o 報告再「對味」,也要兩步驗證:數據交叉+外部獨立評審。
o 面對「刺耳」同事,先問:內容是否指出了我忽略的風險。
o 決策前做情緒標註(我現在在生誰的氣/在迷戀誰的說法?),將情緒與事實剝離。
2)藏心:意圖不外露,行跡留迷霧
核心:事以密成,語以泄敗。藏的不是話,而是真實意圖、底牌與終局目標。
· 典故:嘉靖以「榖、粟」試人心——不是要被猜對,而是看你如何去猜,從你「猜的方式」洞察貪欲與路數,進一步在對方思路之上再加一層迷霧。
· 職場應用:
o 目標分層投放:對不同利害方只暴露與其相關的「中間目標」。
o 延后暴露底線:談判先問、後判、再換算(對方真需求→我的成本→可交換籌碼)。
o 示弱與留白:允許小失誤、保持不完全可預測,降低他人防備。
o 會議話術:多問開放題、少給定論,用問題框架引導他人自說自招。
3)操柄:奪回賞罰的定義權與執行權
核心:權力=定義標準+獨占執行(賞為「德」、罰為「刑」)。
· 案例:賈伯斯回歸蘋果——
o 「刑」:砍雜亂產品線,重建秩序與恐懼邊界。
o 「德」:將資源向少數關鍵產品傾斜,榮耀可見、標準唯一(「做出偉大產品」)。
· 團隊落地:
o 先立單一可觀測的核心指標(如:毛利貢獻/NPS/留存),其他一切讓位。
o 公開即時嘉獎(舞台>獎金),果斷一致處罰(對事不對人、說清紅線)。
o 把關「越級賞罰」:賞罰權不得外包,否則你的指揮鏈會被架空。
三法則的內在序列
· 先去情(築起決策防火牆),再藏心(降低被預判風險),最後操柄(用清晰規則與穩定預期驅動人群)。
· 不等於玩弄權謀;是看清人性機制後的制度化治理。
快速自檢清單(帶走即用)
· 這個判斷裡,我的「喜/惡」是哪一段在作祟?若抽走情緒,結論是否改變?
· 這次談判/專案,我真正的終局目標是什麼?哪些信息必須不外露?
· 我團隊本季的唯一指標是什麼?賞罰是否都圍繞它?由誰最後拍板?
YouTube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X2IgMI5xLQ
YouTube專欄:燊赫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