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晚會思考的問題】神經科學作家證明佛學是對的 - Annaka Harris 哈里斯

「自由意志」是錯覺

哈里斯指出,自由意志大多是幻覺。雖然我們以為自己能「自由」做決定,但實際上決策是大腦與外部世界互動下的因果過程。就像植物的卷鬚會自動朝著可依附的枝幹生長,人腦的選擇也是眾多因素交織的結果,而非一個獨立「自我」在幕後操控。

意識不等於「我」

我們往往將「自我」與「意識」混為一談,誤以為身體裡有一個穩固的「我」在做決策。哈里斯強調,這種感覺只是幻象,所謂「自我」與「自由意志」其實是一體兩面。

「自由意志」的研究

2013 年一項實驗顯示,科學家能透過腦部掃描在被試者作出選擇(加或減)前 4 秒,預測到他們的決定。這進一步證明,決策並非出自一個自由的「我」,而是大腦在無意識層面處理的自然過程。

「我」是一個過程

哈里斯用「海浪」作比喻:海浪不是靜止的東西,而是一個持續變化的過程。同樣地,大腦與「自我」也是不斷演化的動態系統,持續與外界互動。

記憶構成「我」

我們之所以有持續的「自我感」,部分來自記憶的串連。如果沒有過去的記憶,僅有瞬間經驗,我們對「自我」的感受將大大削弱。

這些情境會減少「我」的錯覺

神經科學發現,當「預設模式網絡」(default mode network)活躍時,人會強烈感受到自我的存在;但在「心流狀態」、冥想、迷幻藥影響下,它會安靜下來,此時「自我」與「世界」的界限模糊,更接近真實狀態。

接受情緒會自動出現

哈里斯最後強調,與其不斷試圖「控制」情緒,不如直接接受它們的自然出現。這種態度能減少心理壓力,增進心理健康,也更符合大腦真實運作方式。

YouTube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oXZk8z622Y

YouTube專欄:早晚會思考的問題

 

返回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