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哲學教授解釋「存在主義」|Sean Kelly 尚恩·凱利
存在先於本質:核心觀點
Sean Kelly 提到,存在主義最具代表性的口號是「存在先於本質」。這意味著人類並沒有一個事先規定好的本質或目的,而是透過「存在」——也就是實際的生活與選擇——去塑造自己。Jean-Paul Sartre 稱之為「無神論的存在主義」,因為沒有上帝來賦予人類意義,我們自己便必須承擔這份責任。
自由與責任的矛盾
在薩特的觀點中,人類被「判決為自由」:我們必須不斷做出選擇,並對每個選擇負責。這同時帶來解放與恐懼。一方面,它給予人類如同「成為上帝」般的力量,能決定自身的存在;另一方面,責任的重量令人無法逃避,因為我們的每一個行動,都源於自己的抉擇。
被拋與有限性:海德格的提醒
海德格則強調「被拋」(thrownness)的概念:我們被丟入一個無法選擇的處境之中——出身、歷史、家庭與有限的生命。雖然薩特過於強調選擇的自由,海德格提醒我們,人生中有許多事是無法自主決定的,而這些限制也是存在的一部分。
存在主義的啟發
存在主義的意義,在於讓人意識到:人生並不是依循一套預設的劇本,而是在有限的時間與條件中,透過選擇與行動,不斷成為真正的自己。自由因此不僅是一種權利,更是一種沉重卻必須面對的責任。
YouTube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ShWtAkGNns
YouTube專欄:早晚會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