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哲學如何看待存在與死亡|陶國璋 Tao Kwok Cheung
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
陶國璋以道家思想切入,指出《莊子》的一句話:「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在他看來,這並非單純的文學句子,而是一種哲學體悟。人與天地萬物並非分離存在,而是同一體系中的一部分。這種觀點讓人能以更宏觀的角度去看待生命,並淡化對死亡的恐懼。
逍遙的境界
道家追求的「逍遙」,並不是逃避現實,而是能在有限的人生中找到無限的自由。陶國璋指出,若能放下對生死的執著,明白生命來去無常,就能獲得一種自在的心境。正如莊子所說:「不知其來,不知其去。」生命的流轉本來就是不可知的,接受這種不可知,反而能得到真正的安寧。
回歸自然與心靈的澄明
他進一步談到,「虛室生白,吉祥止止」代表心靈的清淨能帶來智慧與祥和。現代人沉迷於忙碌與煩擾,往往忽略了與大自然的連結。道家提醒我們,只有靜下心來,回到簡樸與自然,才能找回生命的本源。
對存在與死亡的體悟
在談到死亡時,陶國璋並不將其視為終結,而是生命必然的另一個階段。當我們真正領悟到存在的本源,便會發現死亡也只是宇宙運行中的一環。死亡不是恐懼的來源,而是存在不可分割的部分。這種理解能幫助人們放下焦慮,帶來心靈的釋放。
從道家看人生智慧
陶國璋總結指出,道家哲學並非抽象的玄思,而是可以指引現代人面對壓力、煩惱與不安的一種生活智慧。當我們懂得將自己視為天地萬物的一部分,就能以更平和的心態,接受生命的來去,並活出一份真正的自在。
YouTube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EL1STKYtu0
YouTube專欄:早晚會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