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是什麼】Sam Harris 哈里斯|哲學家回應馬斯克的困惑
意識的哲學難題
Sam Harris 探討意識本質時,指出一種普遍的觀點:或許一切都是意識,或許根本沒有意識。他認為,把「現實等同於意識」的說法過於狹隘,甚至帶有強烈的人類中心色彩。這種唯心論式的觀點,雖然吸引人,但需要補充大量的解釋才能合理化我們的經驗與科學成果。
唯心論與科學的衝突
在西方哲學裡,認為「宇宙根本上只有心靈或意識」的立場稱為唯心論。Harris 指出,若要讓唯心論成立,就必須同時解釋科學的成功。例如,人類透過理論推演並驗證,發現原子中蘊藏巨大的能量,並在新墨西哥州的「三位一體核試驗」中得到證實。這些結果都顯示,現實存在於我們意識之外,並非單純由心靈投射。
現實與經驗的邊界
他進一步批評「若沒有人看月亮,月亮就不存在」的說法過於荒謬。即便沒有人觀察,月亮依然存在,只是未被「渲染」到我們的感知之中。Harris 把這比喻為一種可能的模擬渲染機制:現實本身具有結構,即使尚未被人類意識經驗到,也依然存在。
數學與真實的例子
Harris 舉例說明:某些質數無論我們是否發現,它們都已存在於數學的真實性之中。這表明現實不必然依賴人類意識而存在,意識只是與現實互動的一種方式,而非唯一的基礎。
意識探索的重要性
雖然他並不接受極端唯心論,但 Harris 強調意識本身值得被探索。他認為,將第一人稱的經驗重新帶回對「心靈與真理」的討論,才是理解意識的關鍵。意識具有其獨特的結構,這不應被忽略,而應與科學一同構成我們對現實的認知。
YouTube來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PuVZ-_dPHI
YouTube專欄:早晚會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