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最貴的十種寶石 鑽石竟然只排第六 第一名能買240輛法拉利 比鑽石貴880倍

在這個光彩奪目的寶石世界裡,每一顆石頭都凝結了地球億萬年的壓力與時間,是大自然最精緻的藝術品。
然而,當這些自然奇蹟走進拍賣會場,它們的價值便被重新定義——數字背後,是稀有、歷史與人類對永恆的追求。
今天,《世界之最TOP》就帶你一起揭曉——全球最昂貴的十大寶石。

第十名 黑色蛋白石

蛋白石(Opal)因能折射出如彩虹般的光芒,自古被視為幸運之石。
中世紀時人們相信它融合了所有寶石的能量,但十九世紀初沃爾特·史考特(Walter Scott)在小說《安妮·奧菲爾斯坦》中描寫它帶來厄運,使蛋白石一度被視為不祥之物。

而在眾多蛋白石中,黑色蛋白石最為珍稀。它深色的底色襯托出閃爍的彩光,神秘又瑰麗。
其中最著名的「皇家一號」重達306克拉,由澳洲礦工鮑比(Bobby)在退休前意外發現。
他將這塊寶石藏了14年,首次亮相即標價300萬美元,平均每克拉9,500美元。
黑蛋白石不只是礦石,更是關於奇蹟與命運的傳說。

第九名 紅色綠柱石

紅色綠柱石(Red Beryl),又稱「紅祖母綠」或「比克斯石(Bixbite)」,是祖母綠家族中極為罕見的一員。
據猶他州地質局估算,每15萬顆鑽石才能找到一顆紅色綠柱石。

這種寶石僅在極特殊的地質條件下形成,富含錳元素使它呈現出櫻桃紅色。
它能在高溫環境中依然保持色澤穩定,因此格外珍貴。
市面上大多數紅色綠柱石重量不足半克拉,每克拉開採成本高達一萬美元。
真正品質優秀、重量超過一克拉的寶石,一年不到百顆問世。
紅色綠柱石之貴,不僅因為美麗,更因為稀有——那是地質奇蹟的結晶。

第八名 穆斯格雷夫石

1967年在澳洲穆斯格雷夫山脈首次被發現的穆斯格雷夫石(Musgravite),
是塔菲石(Taaffeite)家族的一員,每克拉價值高達35,000美元。

其硬度達莫氏8至8.5,僅次於剛玉與鑽石。
全球至今發現的寶石級穆斯格雷夫石不到20顆,堪稱「稀有中的稀有」。
最受追捧的是紫色品種,其色澤高貴而深邃。
由於市場認知度不高,需求被低估,未來價值仍有巨大上升空間。
對那些有幸擁有它的人而言,穆斯格雷夫石象徵平靜、正能量與心靈的安定。

第七名 亞歷山大變石

這種神奇的寶石能隨光線變換顏色,
在日光下呈綠色、在燈光下變為紅色,因此被稱為**「變色龍寶石」**。

亞歷山大變石(Alexandrite)十九世紀在俄羅斯烏拉爾山脈首次被發現,
因其綠紅雙色與俄羅斯國旗相符,被視為帝國榮耀的象徵。
如今主要產於斯里蘭卡、巴西與東非。
高品質變石極為罕見,超過一克拉者寥寥無幾。
史密森學會收藏的57克拉亞歷山大變石,價值約400萬美元,平均每克拉7萬美元。
每一次光線變化,都是光與影的奇蹟。

第六名 鑽石

鑽石(Diamond)不僅是地球上最堅硬的天然物質,亦是愛情與永恆的象徵。
「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戴比爾斯(De Beers)的一句廣告語,讓鑽石成為浪漫的代名詞。

鑽石的火彩源自其高折射率,使白光分解成七彩光譜。
古代不同階層以鑽石顏色區分身份,白鑽曾是王室專屬。
現代最大的一顆白鑽「The Rock」重達228.31克拉,2022年於日內瓦以2,190萬美元成交。
鑽石的價值,不只在於稀有與光芒,更在於它承載的權力與歷史象徵。

第五名 祖母綠

祖母綠(Emerald)是綠柱石家族的皇者,
少量鉻與釩元素令其綻放出宛如春日樹蔭般的翠綠色,被視為希望與永恆的象徵。

由於生成於高壓地層,幾乎找不到無瑕祖母綠。
其內含物被稱為「花園(Jardin)」,是自然贈予的印記。
最著名的「洛克菲勒祖母綠戒指」重18.04克拉,2017年在佳士得以550萬美元拍出,
創下祖母綠拍賣紀錄。
祖母綠的美,在於那份脆弱與生命力共存的深綠。

第四名 紅寶石

紅寶石(Ruby)被譽為「寶石之后」,象徵熱情、勇氣與權力。
其中最傳奇的當屬「日出紅寶石(Sunrise Ruby)」,重25.59克拉,
色澤被評為最珍貴的「鴿血紅」。

2015年於蘇富比日內瓦拍賣,以3,030萬美元成交,
每克拉高達118萬美元,刷新世界紀錄。
八年後再度拍賣,雖僅以1,470萬美元落槌,
但它依舊是紅寶石界的神話——美麗如初,價值永恆。

第三名 粉紅鑽石

粉鑽以柔和而夢幻的色調,被譽為彩鑽之王。
其中的「粉紅之星(Pink Star)」重達59.6克拉,由戴比爾斯於1999年在非洲開採。

這顆鑽石被美國寶石學院評為全球最大、內部無瑕的艷彩粉鑽。
2017年於香港蘇富比拍賣會上,以7,120萬美元成交,
創下彩色寶石史上最高成交紀錄,每克拉高達119萬美元。
隨着阿蓋爾礦關閉,粉鑽的稀有度將愈發驚人。

第二名 翡翠

中國自古就有「君子比德於玉」之說,而翡翠(Jadeite)更是玉中之王。
清代時期因其色澤如翡翠鳥羽毛而得名,成為皇室最愛。

最著名的翡翠珠寶,是卡地亞(Cartier)為美國富豪芭芭拉·赫頓(Barbara Hutton)製作的
「赫頓–姆迪瓦尼翡翠項鏈(Hutton-Mdivani Necklace)」。
全由27顆帝王綠老坑玻璃種翡翠珠組成,2014年在香港蘇富比以**2.14億港元(約2,744萬美元)**成交。
每克拉價值超過300萬美元,堪稱翡翠史上的傳奇。

第一名 藍鑽

壓軸登場的,是價格高得令人窒息的藍鑽(Blue Diamond)。
其中的「奧本海默之藍(Oppenheimer Blue)」重14.62克拉,
2016年在日內瓦以5,750萬美元成交,每克拉高達393萬美元。

它的色澤達到最高級別「艷彩藍」,由鉻元素賦予那種深邃如海的光。
這顆鑽石原屬戴比爾斯大股東菲利普·奧本海默(Philip Oppenheimer),
他將它贈予妻子作為愛情見證。
藍鑽不僅象徵財富與地位,更承載人類對愛與永恆的浪漫想像。

結語

從黑蛋白石的神秘,到藍鑽的極致,
這十種寶石不僅代表地球的奇蹟,也映照出人類對美與永恆的執著。
它們的價值,從來不止於價格,而是歷史、文化與自然力量的共同結晶。
或許,每一顆寶石的光,都藏着一段關於時間與奇蹟的故事。

YouTube專欄名稱:世界之最TOP
YouTube鏈接:https://youtu.be/NxtnC9FiLKw

返回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