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史上最強十個超級颱風 共奪走十一萬條人命 第一名至今仍是全民噩夢

每逢夏末秋初,南海與太平洋交界的雲層翻湧,台灣上空似乎就瀰漫著一股難以言喻的壓迫感。這座島嶼,被稱為「颱風走廊」,見證過無數自然的暴怒——那些從天而降的風獸,不僅撕裂山川,也深刻改變了整個社會的記憶。
今天,《世界之最TOP》帶你重回歷史現場,一起盤點台灣史上最可怕的十個超級颱風——那些名字,既是氣象記錄,也是刻在島民心底的傷痕。

第十名:象神颱風(2000年)——中度風暴釀成毀滅性災害

2000年的象神颱風雖然未正面登陸台灣,卻與鋒面系統結合,帶來了超乎預期的災難。北部與東部暴雨成災,台北、基隆、宜蘭多地成了一片汪洋。
花蓮玉里降雨量高達1705.4毫米,刷新當時42年紀錄。淡水觀測站更錄得單日390毫米的歷史新高。
象神共造成64人罹難、25人失蹤、65人受傷,農漁損失達新台幣35.88億元。

更令人心碎的,是伴隨而來的新加坡航空006號班機空難。颱風導致能見度極低,機師誤入施工跑道,飛機撞上障礙物後爆炸,造成83人罹難、71人受傷。
象神不僅是風災,更是航空史上難以抹去的悲劇。

第九名:龍王颱風(2005年)——以風力重寫花蓮紀錄

2005年10月,龍王颱風以每秒64.9米的超強風力正面襲擊花蓮,當地風速創下歷史新高。
整個花蓮幾乎被掀翻:牌樓倒塌、屋頂飛散、街道滿目瘡痍。全台76萬戶停電,部分地區長達兩週未復電。
農漁牧業損失達新台幣7.5億元。

那一年,台灣一年內連續三個強颱登陸(海棠、泰利、龍王),是自1965年以來首見。
災後花蓮居民回憶,那晚風聲如獸吼,整座城市宛如末日降臨。龍王最終被世界氣象組織除名,永不再被使用——只因它留下的恐懼太深。

第八名:科羅莎颱風(2007年)——「跳舞」的風暴

名字溫柔如鶴的科羅莎,卻以猛獸之勢重創台灣。
它在花蓮外海繞行數圈,宛如在跳一支毀滅之舞。宜蘭太平山降雨1072毫米、嘉義奮起湖達1117.5毫米。
全台233萬戶停電,北部多條公路中斷,阿里山鐵道嚴重毀損。

農業損失達新台幣42.7億元,台北市北投、西安路等地洪水齊腰深。
這場風暴雖短暫,但餘波久久未平,成為200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颱風之一。

第七名:蘇力颱風(2013年)——101大樓的極限搖擺

2013年7月,蘇力颱風強勢登陸北台灣。
全台逾113萬戶停電,數千人避難。暴風中,台北101大樓阻尼器擺動達70公分,創建築史上最大紀錄。

颱風造成3人罹難,包括一名警員與苗栗婦人,另有54人受傷。
蘇力讓人見識到都市與自然的脆弱平衡——那晚的狂風,讓整個台北都在搖晃。

第六名:蘇迪勒颱風(2015年)——狂風讓台灣停擺

蘇迪勒是32年來最強的8月颱風。它帶來115節持續風速與罕見的「雙重眼牆」現象。
強風掀翻樹木、招牌,北港朝天宮神像被吹落河畔、龍山寺觀音像重達400公斤亦遭摧毀。

更可怕的是停電:全台400萬戶停電,創下歷史新高。
大台北自來水濁度飆升至4萬度(淨水場極限僅6000度),居民瘋搶瓶裝水。
全島交通停擺,超過600架次航班取消。這場災難讓全台體認——風暴之下,科技與文明都不堪一擊。

第五名:納莉颱風(2001年)——台北淹成「內湖海」

納莉颱風路徑詭異,滯留台灣長達49小時20分,創下史上最長紀錄。
台北變成「水都」,捷運板南線全面停駛,車站淹入水中。
台北測站單日降雨425毫米,烏來降雨高達2319毫米,創紀錄至2009年才被莫拉克打破。

全台94人罹難、10人失蹤,損失高達新台幣300億元。
那一年,台北人第一次親眼看見城市變成湖泊。災後政府取消雙十煙火,為罹難者致哀。

第四名:薇恩颱風(1986年)——兩度登陸的瘋狂風暴

1986年的薇恩颱風以「一颱兩登陸、三次警報、四次轉向」聞名,是氣象史上最戲劇化的風暴。
澎湖瞬間最大陣風達每秒68米,破89年紀錄。
全台68人罹難、19人失蹤、442人受傷,房屋全倒6624間,損失逾新台幣200億元。

氣象局當年連續發布42次警報,被民眾戲稱為「子龍轉世」。
這場颱風,不僅是氣象奇蹟,更是民眾心中的恐懼符號。

第三名:提姆颱風(1994年)——綠色海洋吞噬北台灣

1994年7月10日,提姆颱風從花蓮登陸,穿越台灣後再侵中國福建。
當時台北200萬戶停電,街道滿是倒樹,城市彷彿回到原始森林。
全台17人罹難、6人失蹤,花蓮災情最慘。

提姆之後,一個新的颱風又悄然生成。那年夏天,氣象局警報幾乎未曾間斷,整個台灣活在風暴陰影下。

第二名:賀伯颱風(1996年)——風雨雙殺的百年惡夢

賀伯颱風是1996年太平洋最強風暴之一。
基隆陣風高達17級,花蓮、台東出現焚風現象。
阿里山24小時降雨量1748毫米,至今仍是台灣歷史最高紀錄。

全台51人罹難、22人失蹤、416人受傷,經濟損失超過新台幣300億元。
賀伯同時重創中國福建,造成233人罹難、4600萬人受災。
那年,整個東亞都在賀伯的怒吼中顫抖。

第一名:莫拉克颱風(2009年)——吞噬小林村的末日洪災

2009年8月的莫拉克颱風,是台灣史上最致命的風暴。
短短48小時內,降雨量高達2635毫米,創下全球紀錄。
南部高雄小林村被泥石流掩埋,全村幾乎滅絕,474人罹難、681人喪生。

中南部基礎設施全面崩潰,橋梁斷裂、道路沖毀。經濟損失超過新台幣3200億元。
災後,全台上下動員救援,無數志工、國軍與國際援助團隊投入重建。
莫拉克帶來的不只是災難,更讓人看到台灣在苦難中展現的團結與堅韌。

結語:風過之後,島嶼仍在呼吸

這十場風暴,奪走了逾11萬條人命,影響4600萬人,造成經濟損失超過新台幣3200億元。
每一次的風災,都是大自然對人類的警示。
在颱風的記憶裡,有破壞與眼淚,也有救援與希望。

願這座被風塑造的島嶼,永遠記得教訓,也永遠不再重演那些夜晚的恐懼。

YouTube專欄名稱:世界之最TOP
YouTube鏈接:https://youtu.be/gCQJdARw8bM

返回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