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高的十大山峰 第一名被稱為死亡博物館、珠穆朗瑪竟僅排第二
在地球這片壯闊的疆域上,有超過一百座山峰的海拔超過七千二百米,而這些「觸及天空的巨人」,幾乎全數集中於亞洲這片被稱為「世界屋脊」的地帶。
在這裡,空氣稀薄、溫度低至零下五十度、風暴肆虐、雪崩頻發——而就在這些極端條件下,人類依然不斷挑戰極限。
據統計,僅是排名前十的高峰,已奪走超過兩千條性命。
今天,《世界之最TOP》就帶你一探——世界上最高的十大山峰,看看哪些地方被稱為「人類的終極邊界」。
第十名 安納布爾納峰(Annapurna I)
海拔:8,091米|位置:尼泊爾中部
表面上,她象徵著印度女神「安娜·布爾納」——食物與滋養之神;但現實中,她卻是登山界最致命的殺手,被稱為**「死亡女神」**。
1950年,法國探險家莫里斯·赫爾佐格率隊首登成功,成為人類史上首批登上八千米級山峰的人。然而,他為此付出慘痛代價——所有手指與腳趾皆被凍傷截去。
截至2024年底,安納布爾納峰僅有514次成功登頂,卻奪走了75條生命,死亡率高達14.6%,位居全球之最。
其南坡垂直冰壁與頻繁雪崩,使這座山幾乎拒絕所有挑戰者。
對於登山者而言,這裡不是勝利的舞台,而是一場生與死的對決。
第九名 南迦帕爾巴特峰(Nanga Parbat)
海拔:8,126米|位置:巴基斯坦
南迦帕爾巴特意為「裸山」,它是喜馬拉雅山脈最西端的八千米巨峰,也被稱為「山中之王」。
其南壁——魯帕爾面,落差超過4,600米,是地球上最高的山壁。
德國登山隊在1930年代多次嘗試登頂,卻慘遭暴風雪吞噬,數十人殞命。
直到1953年,奧地利人赫爾曼·布爾才首次無氧登頂,創下壯舉。
如今,山腳下的「仙女草甸」是著名觀景地,能遠眺雪峰在陽光下閃耀的銀白光輝。
這座山的美麗與殘酷並存——它既是天堂,也是墳場。
第八名 馬納斯盧峰(Manaslu)
海拔:8,163米|位置:尼泊爾
被譽為「日本人的山」。1956年,日本登山家今西壽雄與夏爾巴人加爾森·諾布首次登頂,為日本登山史立下里程碑。
雖然馬納斯盧的坡度相對溫和,但雪崩頻發。
截至2024年,共有3,317人登頂,90人喪命。
它被列為全球第四危險的八千米級山峰。
即使如此,馬納斯盧環線徒步仍吸引無數人挑戰——這條177公里的高山路線穿越冰川、藏族村落與高原聖湖,被譽為「最接近天堂的步道」。
第七名 道拉吉里峰(Dhaulagiri)
海拔:8,167米|位置:尼泊爾
道拉吉里意為「白色的山」。它與安納布爾納峰之間隔著全世界最深的卡利岡達基峽谷,形成驚人落差。
這座山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單一國家山峰」。
自1960年首次登頂以來,共有691次成功紀錄,卻也有87人喪生,死亡率達12.5%。
其南坡被稱為「登山界的噩夢」,至今仍無人完整攀越。
這裡的每一步,都可能是對生命的豪賭。
第六名 卓奧友峰(Cho Oyu)
海拔:8,188米|位置:中尼邊界
在藏語中意為「綠松石女神」,被譽為最容易攀登的八千米山峰——但那只是相對而言。
1954年,奧地利登山隊首次登頂成功。
迄今已有超過4,000人登頂,死亡人數52人。
由於地勢平緩、交通便利,它成為許多登山者挑戰珠峰前的「熱身之山」。
但在零下四十度的稀薄空氣中,所謂容易,也要以命為賭注。
第五名 馬卡魯峰(Makalu)
海拔:8,485米|位置:中國與尼泊爾邊界
馬卡魯意為「黑暗之神」,形似四面金字塔,是世界上最孤傲的一座高峰。
1955年,法國探險隊首次無氧登頂成功,創下傳奇。
這片區域被劃入馬卡魯—巴倫國家公園,擁有超過3000種植物與雪豹、紅熊貓等珍稀動物。
對尼泊爾人而言,這是守護神居住的聖山。
每一次攀登,不僅是體力挑戰,更是一場心靈朝聖。
第四名 洛子峰(Lhotse)
海拔:8,516米|位置:中尼邊界
與珠峰僅隔一道山脊,常被稱為「珠峰的影子」。
但洛子峰南壁卻是登山界公認最難的垂直岩壁之一,落差超過3,300米。
1956年瑞士登山隊首次登頂成功。
截至2024年,已有1089人成功登頂,22人罹難。
對那些拒絕走珠峰「商業路線」的登山家而言,洛子峰才是真正的勇者試煉場。
第三名 干城章嘉峰(Kangchenjunga)
海拔:8,586米|位置:尼泊爾與印度交界
曾在19世紀被誤認為世界最高峰。
名字意為「五座寶藏之山」,代表金銀寶石、糧食與聖典。
它由五座高峰並列而成,氣勢如神祇列陣。
當地人奉其為神山,登山者甚至在登頂前幾公尺停步,以示敬意。
截至2022年,僅有532人登頂,52人罹難。
這座山遠離塵囂、氣候嚴酷,堪稱「喜馬拉雅最神秘的禁區」。
第二名 喬戈里峰(K2)
海拔:8,611米|位置:中巴邊界
「野蠻之山」,這是它最貼切的名字。
比珠峰低237米,卻比珠峰更致命。
自1954年意大利隊首次登頂以來,僅約800人登頂,死亡人數達96人,死亡率高達12%。
冬季氣溫可降至零下60度,風速超過每小時200公里。
2021年,尼泊爾登山家尼爾瑪爾·普加帶領團隊,首次在冬季登頂K2,
終於填補人類征服十四座八千米峰的最後空白。
這裡,是登山界的終極地獄。
第一名 珠穆朗瑪峰(Mount Everest)
海拔:8,848.86米|位置:中尼邊界
被譽為「聖母峰」,但如今卻也被稱為「死亡博物館」。
隨著商業登山盛行,垃圾、糞便與遺體堆積在冰雪之下——
這座昔日的神聖之地,正被人類的貪婪侵蝕。
1953年,新西蘭的埃德蒙·希拉里與夏爾巴人丹增·諾蓋首登成功,
從此珠峰成為人類征服自然的象徵。
截至2024年底,共有12,884次登頂紀錄,死亡340人。
然而,擁擠的登山隊伍、氧氣瓶短缺與長時間排隊,
讓許多人在距離頂峰數百米處喪命。
珠峰的榮耀背後,是一座被白雪掩埋的墳場。
結語:
這十座巨峰,構成了地球的脊樑,也映照出人類對極限的渴望。
有人為榮耀登頂,有人為信仰朝聖,也有人永遠留在雪線之上。
在八千米的高空裡,人類不再是征服者,而是被自然審視的微塵。
YouTube專欄名稱:世界之最TOP
YouTube鏈接:https://youtu.be/qEyqROAxxb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