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史上最強十大颶風災難:24萬人傷亡、2100億損失的國家噩夢
每年,全球約有80個熱帶氣旋形成,其中三分之一會襲擊中國。
中國沿海地區平均每年遭受7次颱風登陸,是全球受颱風影響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自2000年以來,僅颱風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就已超過1.3萬億元人民幣,受災人口超過6億人次。
從古至今,無數場風災摧毀城市、奪走生命,留下無法磨滅的傷痕。
今天,《世界之最TOP》帶你回顧——中國史上最可怕的十次颱風災難。
第十名 2019年超強颱風「利奇馬」
2019年8月,一股由菲律賓外海生成的熱帶低壓,迅速成長為超級颱風「利奇馬」。
它在浙江溫嶺以時速221公里的強風登陸,暴雨傾瀉,一夜之間山崩地裂。
浙江永嘉縣發生山體滑坡,河水暴漲十米,45人不幸遇難。
全國超過100萬人被緊急疏散,12000座避難所啟用,上海迪士尼被迫關園。
「利奇馬」最終造成71人罹難、653億人民幣損失,成為中國史上第四大災害性颱風。
這場風暴證明,即使擁有最嚴密的防颱系統,人類仍渺小如塵。
第九名 1963年颱風「葛樂禮」
1963年9月,「葛樂禮」自關島西北生成,橫掃台灣北部後,在福建連江登陸。
其暴雨引發閩浙交界多地洪水成災,部分山區降雨量突破千毫米。
福建沿海港口被海浪吞沒,倉庫、船隻盡毀,內陸橋梁與公路崩塌。
官方統計顯示:188人死亡或失蹤、數千人受傷,農林漁牧業損失慘重。
這場災難促使中國展開現代化水利建設,為往後的防洪體系奠定基礎。
「葛樂禮」的教訓,是中國從自然災害中重生的起點。
第八名 2001年颱風「奇比」
2001年6月,颱風「奇比」突襲中國東南沿海。
福建、浙江、廣東多地出現百年不遇的強降雨,福建寧德市超過32萬座房屋被毀。
部分地區降雨超過1100毫米,山洪暴發、滑坡不斷。
官方報告稱122人遇難,但民間估計實際死亡人數或超過5000。
成千村莊被洪水抹去,信息受限使災情難以統計。
「奇比」是21世紀初最神秘、最具爭議的颱風之一。
第七名 1997年超級颱風「溫妮」
「溫妮」擁有370公里的巨大風眼,是有紀錄以來最龐大的颱風之一。
1997年8月登陸浙江沿海,持續風速達每小時257公里。
全國各地災情慘重,310人罹難、2580萬人受災、經濟損失463億元。
浙江堤防潰決,上海黃浦江決堤,夜半洪水湧入市區。
儘管政府提前疏散百萬人,但仍難阻災情蔓延。
「溫妮」讓中國認識到——即使科技進步,大自然依舊能翻江倒海。
第六名 2006年颱風「桑美」
被稱為「百年一遇」的「桑美」,是有史以來登陸中國最強颱風之一。
8月10日,它以時速273公里的風力重創浙江與福建。
福鼎市房屋倒塌上萬座、千艘漁船滅頂,古剎紫雲寺亦遭摧毀。
全國共441人死亡、經濟損失117億元。
風暴過後,中國紅十字會與政府聯手展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颱風救援行動。
「桑美」留下的不只是廢墟,更是對防災體系的深刻警醒。
第五名 1973年颱風「瑪芝」
1973年9月,颱風「瑪芝」以時速216公里的風力正面登陸海南。
當地預報僅稱「7至8級風」,居民毫無防備。
風暴來襲後,903人罹難、5,700多人受傷,9萬多棟房屋倒塌。
海南橡膠園區損失慘重,七成橡膠樹被折斷。
此次災難暴露了氣象預警體系的嚴重滯後,促使中國改革早期防颱機制。
「瑪芝」的到來,是一次讓整個海南刻骨銘心的浩劫。
第四名 1969年颱風「維奧拉」
「維奧拉」在關島西南生成,最終於7月28日在廣東惠來登陸。
風速高達240公里/小時,氣壓低至897百帕,屬於超強颱風級別。
正逢天文大潮,巨浪入侵汕頭港,浪高超過10公尺。
沿海85公里堤壩被削去兩米,全市被水淹1.5至2公尺。
全區1554人死亡,超過14萬棟民房崩塌。
甚至有470名解放軍與83名大學生在搶修海堤時英勇犧牲。
這是華南最慘烈的海潮風災,也讓防潮堤建設成為國家重點工程。
第三名 1874年「甲戌風災」
1874年9月,強颱風襲擊澳門、香港與珠江口地區。
風速高達每小時250公里,浪高超過5公尺,海水倒灌。
澳門5000人罹難、香港死者超過2500人。
港口沉船數百艘,村落全毀,內港屍體漂浮。
這場「甲戌風災」被記為粵港澳三地歷史上最慘烈的天災,也是近代防災制度的啟蒙契機。
第二名 1922年汕頭颱風
1922年8月2日夜,颱風以十二級風力在汕頭沿海登陸。
風暴潮高達3.6公尺,沿岸150公里全線潰堤,汕頭全城被淹三米深。
潮州、饒平、惠來等縣村莊盡毀,房屋如紙。
死亡人數高達6萬至10萬人,是西北太平洋史上最致命颱風之一。
當時政府救災無力,屍體遍野,民眾靠自救度日。
這場災難成為潮汕人民永遠的傷痕,也是中國氣象史上最黑暗的一頁。
第一名 1975年颱風「妮娜」:人類史上最致命風災之一
1975年8月,「妮娜」以超強姿態從福建登陸,卻在河南引發前所未有的災變。
因冷暖氣流對峙,颱風滯留中原,連日暴雨導致板橋水庫潰壩。
8月8日凌晨,7億立方米洪水傾瀉而下,波高9米,直撲下游。
45公里外的遂平縣被完全淹沒,62座水庫連鎖潰決。
1100萬人受災,24萬人死亡,經濟損失高達2100億新台幣。
屍體堵塞河道、疫病蔓延,生還者被困水中十餘天。
後來,這場悲劇促成《防洪法》誕生與全國防災體系升級。
「妮娜」不只是颱風,而是一場寫入世界災難史的國殤。
結語:
從「葛樂禮」到「妮娜」,每一場風暴都在提醒世人——
人類可以預測天氣,卻無法掌控自然的怒火。
那些被洪水掩埋的城市與生命,是中國防災體系的血色代價。
願這些風災永不重演,願所有的教訓,都化為守護的力量。
YouTube專欄名稱:世界之最TOP
YouTube鏈接:https://youtu.be/LfYfRABWH2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