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速傳奇】十位打破人類極限的速度之王:博爾特竟然只排第二?

速度,向來是人類對極限的終極追求。
從田徑場到冰雪山巒,從球場到都市傳說,這十位超越極限的「速度之王」用身體證明:快,不只是數字,而是一種讓世界屏息的力量。
今天,《世界之最TOP》就帶你看看——全世界十大最快的人類,誰才是真正的極速之神?

第十名:馬拉松的登月時刻——艾魯德·基普喬格與蒂格斯特·阿塞法

長跑,是耐力與速度的極限對決。肯雅傳奇艾魯德·基普喬格被譽為「馬拉松之王」,他在2022年柏林馬拉松跑出2小時01分09秒的驚人成績,平均時速達21.02公里。
而在2019年的「INEOS 1:59」挑戰賽中,他更以1小時59分40秒完成全程——雖不列為官方紀錄,但那一刻,被喻為「人類馬拉松的登月時刻」。

女子方面,衣索比亞的蒂格斯特·阿塞法在2023年柏林馬拉松以2小時11分53秒刷新世界紀錄,將紀錄足足壓縮兩分鐘。
她後來在2025年倫敦馬拉松的女子組別再以2小時15分50秒奪冠,證明了她的實力與穩定,是當代女子長跑的無可爭議王者。

第九名:泳池中的子彈——塞薩爾·西埃洛與莎拉·斯約斯特倫

泳壇飛魚非菲爾普斯莫屬,但在絕對速度上,最強的卻是巴西「水中子彈」塞薩爾·西埃洛。
他於2009年羅馬世錦賽以46秒91游完100米自由泳,成為首位游進47秒內的人類。
同年,他又在50米自由泳以20秒91稱王,至今仍是無人能破的紀錄。

女子方面,瑞典的莎拉·斯約斯特倫堪稱「泳壇女神」。2023年福岡世錦賽,她在50米自由泳游出23秒61,平均每秒超過2.1米。
更誇張的是,她在蝶泳項目同樣封神——50米蝶泳24秒43、100米蝶泳55秒48,雙雙寫入歷史。
在短距離項目中,她幾乎以一己之力重寫了世界泳壇的速度極限。

第八名:綠茵閃電——姆巴佩與赫斯特的極速時刻

足球場上,速度往往決定勝負。法國天才基利安·姆巴佩的最高時速被測得達38公里,換算成百米約等於10.5秒。
在比賽中,他從中場一路狂飆至禁區,防守者往往只剩背影。

而若論足球本身的「射速」,英格蘭球員大衛·赫斯特在1996年的一腳半凌空抽射,時速高達183公里,列入《金氏世界紀錄》。
那一刻,他讓世界見識到足球不只是技巧的對抗,更是速度與力量的爆炸。

第七名:跨越極限的節奏——阿里斯·梅里特與托比·阿姆桑

跨欄,是速度與節奏的極致融合。
美國名將阿里斯·梅里特於2012年布魯塞爾以12秒80跑完男子110米欄,打破世界紀錄,被譽為「完美一戰」。
他的平均速度達每秒8.59米,幾乎無懈可擊。

女子方面,奈及利亞選手托比·阿姆桑於2022年世界錦標賽以12秒12創下女子100米欄世界紀錄,成為非洲第一位田徑世界冠軍。
她當天更在決賽中跑出12秒06,雖因風速過高未被承認,但足以震撼全球。
兩人以絕對速度與穩定表現,定義了跨欄的新高度。

第六名:冰雪上的飛馳——約翰·克拉雷與西蒙·奧里哥內

滑雪看似優雅,實則是與死亡共舞的運動。
法國老將約翰·克拉雷於2013年在瑞士溫根速降賽中創出161.9公里/小時的官方紀錄,成為首位在正式賽事中突破百英里的滑雪選手。
他在41歲仍於2022年北京冬奧奪銀,堪稱不老傳奇。

然而在純粹的「速度滑雪」項目上,另一位法國人西蒙·奧里哥內以252.632公里/小時的速度創下人類滑雪極限。
在無外力助推下,他能長期維持超過250公里時速——這是對身體控制與裝備極致調校的完美展現。

第五名:以雙腿挑戰飛機——丹尼斯·穆勒-克雷內克

當汽車開到200公里/小時已讓人心跳加速,丹尼斯·穆勒-克雷內克卻靠雙腿踩出296公里/小時!
2018年,她在美國猶他州的伯納維爾鹽灘創下世界紀錄,幾乎與波音737起飛速度相當。

她靠領航車拉速後,脫離尾流獨自踩踏,那段過程如同在與空氣搏命。
「這是一場沒有容錯的舞蹈」,她形容道。
同樣在競技場上,法國車手弗朗索瓦·佩爾維斯以56.303秒完成場地單公里計時賽,打破12年紀錄。
兩人一公路、一場地,皆以極速詮釋人類雙腿的極限。

第四名:籃球場的閃電三人組——艾弗森、威斯布魯克與湯普森

速度,是籃球的隱形殺器。
阿倫·艾弗森的「第一步」快得讓防守者絕望,他的40碼衝刺據估達4.2秒,速度之快足以撕裂整條防線。
拉塞爾·威斯布魯克則以34.8公里/小時的帶球速度,成為NBA快攻的化身——3.36秒從底線衝到籃下,無人能擋。

而克萊·湯普森的快,則體現在出手時間。
他平均0.4秒完成投籃,那場單節37分的經典之戰,至今仍是速度與準度的神話。

第三名:亞洲飛人傳奇——蘇炳天與李雪梅

在百米跑道上,亞洲選手長年被視為難以跨越的短板。
直到蘇炳天的出現——他在2021東京奧運半決賽跑出9秒83,創下亞洲紀錄。
他30米僅用3秒73,60米6秒29,起跑反應快如閃電,令全世界為之驚嘆。

回到上世紀90年代,中國女飛人李雪梅在1997年全運會跑出10秒79,刷新亞洲紀錄,至今無人能破。
她同時以22秒01奪下200米亞洲紀錄,成為亞洲田徑史上最具象徵意義的雙冠傳奇。

第二名:永不被超越的女王——弗洛倫斯·格里菲斯·喬伊娜

1988年,美國短跑女王弗洛倫斯·格里菲斯·喬伊娜以10.49秒的成績改寫女子100米世界紀錄,至今仍未有人能動搖。
她在首爾奧運更以21.34秒奪得200米金牌,創下另一項無人能破的世界紀錄。

即使時代推進,牙買加女將伊萊恩·湯普森-赫拉於2021東京奧運跑出10.54秒、200米21.53秒,仍只能逼近喬伊娜的巔峰。
至於同胞謝瑞卡·傑克遜在2023年布達佩斯世錦賽跑出21.41秒,距離紀錄只差0.07秒。
她們的存在,讓世界再度燃起對打破紀錄的期待。

第一名:地表最快的人——尤塞恩·博爾特

2008年北京奧運,尤塞恩·博爾特以9.69秒橫空出世;
翌年柏林世錦賽,他再度以9.58秒創下世界紀錄,並以19.19秒稱霸200米。
他的最高速度達44.72公里/小時,相當於普通人全力奔跑時已被甩開整整一個身位。

從2008年至2016年,博爾特連續三屆奧運奪得百米金牌,成為史上首位完成此壯舉的短跑選手。
他以一己之力定義了「人類極速」,至今16年仍無人能撼動。

第零名:傳說中的「最快逃犯」——扎佐爾之謎

在網絡上流傳著一個驚人傳聞:名為「扎佐爾」的逃犯,據說在逃避警方追捕時,GPS測得他的奔跑速度高達48公里/小時!
比博爾特的峰值還快出近4公里。

有報告指,當時警方甚至誤以為他騎着摩托車逃走。
雖然這一切從未獲得官方證實,許多人懷疑是儀器誤差或網絡誇大,但這段傳聞依然引發無數討論。
無論真相與否,它提醒我們——「速度」不僅是競技的數字,更是人類想像的邊界。

結語:極限之外,仍有未知

從馬拉松到短跑,從冰雪到球場,人類對速度的追求從未止步。
有人用腳步丈量極限,有人用肌肉對抗重力。
也許未來的科技會改寫數據,但那些為速度拼盡全力的身影,將永遠被記住。

YouTube專欄名稱:世界之最TOP
YouTube鏈接:https://youtu.be/5GfIaPGZFBk

返回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