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日10,000 IU維生素D安全嗎?香港人必睇的真相與補充建議!
你可能聽過「維生素D過量會中毒」,但你知道嗎?真正危險的可能係「缺乏」維生素D。Dr. Eric Berg 深入分析每日攝取10,000 IU維生素D的安全性、吸收障礙、與關鍵營養素的搭配方式。
快來查看最受歡迎的維生素D產品
👉🏻:https://iherb.prf.hn/l/KN5V83N/
高質唔一定要貴!過百款iHerb產品,對比市面低至二五折,仲閃電8小時到貨!
維生素D:每個細胞都需要
- 人體每個細胞都有維生素D受體
- 維生素D參與免疫調節、抗炎、情緒穩定、血壓控制
- 大部分人都處於「隱性缺乏」狀態,導致:
- 自體免疫疾病
- 關節炎
- 抑鬱
- 高血壓
- 感染風險上升
維生素D毒性 vs 維生素K2缺乏
- 維生素D毒性極罕見,通常需長期攝取超過100,000 IU才會出現
- 毒性症狀與維生素K2缺乏極為相似,例如:
- 鈣質沉積於動脈、關節、腎臟、肺部等軟組織
- 骨質疏鬆、骨折風險上升
解決方法:補充維生素K2(MK-7型),將鈣質從血管帶回骨骼與牙齒。
IU單位的迷思
- IU(國際單位)並非重量或體積,只係一種「功能性標準」
- 10,000 IU 維生素D ≈ 0.25 毫克,聽落多,其實好少
- 建議攝取量(600 IU)只足夠預防佝僂病,不足以應對現代人常見的免疫與代謝問題
維生素D吸收障礙因素
- 膚色深 → 吸收紫外線能力下降
- 年齡大 → 合成能力減弱
- 肥胖、胰島素阻抗 → 維生素D被脂肪隔離
- 壓力大、基因缺陷 → 阻礙轉化與吸收
- 地理位置、季節 → 日照不足
- 肝臟或膽囊功能差 → 無法產生膽汁吸收脂溶性維生素
- 腸道發炎 → 吸收力下降
最佳檢測方式
- 血點測試(Blood Spot Test):居家採血,簡單方便
- 建議檢測血液中25(OH)D濃度:
- 理想值:35–40 ng/mL 或 90–100 nmol/L
維生素D的免疫功能
- 支援T輔助細胞(T-helper cell)分辨「自我」與「非自我」
- 預防自體免疫疾病(如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
- 調節免疫反應,防止過度或不足
- 有助肺部健康(COPD、哮喘)
- 對抗流感、感冒時可短期服用高劑量(如50,000 IU)
曬太陽與皮膚癌的矛盾
- 雖然大家怕曬太陽,但皮膚癌仍持續上升
- 維生素D具保護黑色素瘤的作用
- 長期防曬反而可能導致維生素D缺乏,增加癌症風險
如何安全補充維生素D?
- 搭配維生素K2(MK-7):防止鈣質錯位
- 補充鎂與鋅:幫助維生素D活化與代謝
- 每日飲水2.5公升以上:預防腎結石
- 定期檢測血液濃度:避免過量或不足
結語:與其擔心過量,不如先檢查你有冇缺乏
香港人長期室內工作、日照不足、飲食精緻,缺乏維生素D可能比你想像中更普遍、更危險。每日10,000 IU維生素D,搭配K2、鎂、鋅與足夠水分,對大多數人而言係安全又有益。
今晚開始,唔好再怕曬太陽,補返維生素D,為免疫系統打好底!
快來查看最受歡迎的維生素D產品
👉🏻:https://iherb.prf.hn/l/KN5V83N/
高質唔一定要貴!過百款iHerb產品,對比市面低至二五折,仲閃電8小時到貨!
Youtube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5YUMIMACL4
Youtube專欄:柏格醫生中文 健康知識